给力“幸福地质”——地质人向两会建言献策浏览次数:481 发布日期:2011-03-10 分类:综合 优惠政策能不能细化? 作为一名地质战线的老记者,地勘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都让我对她充满了信心。特别是在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以及省政府出台了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之后,我对于地勘单位改革的担忧又少了几分。 然而,好的政策必须有好的实施。今后可否考虑为好政策配置细化的实施意见?目前,国家和省的支持地勘行业的政策有17项之多,但有些落实得不够。如地质找矿成果分成政策,矿业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政策,国有划拨土地处置政策,住房改革支持政策等,都是关系地勘单位发展的大事。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勘行业的发展。所以,在下阶段,在具体实施方面,一定要更细些,更实些,把这些好政策送到地质人的工作生活中。 将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风险降到最低,地勘单位发展得红火,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本报驻河南记者 周 强地勘行业“盼”了解 地质勘查工作条件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属家常便饭,登高原赴戈壁时常有之,长期栖身野外的寂寞难以言表。地勘工作人员默默探寻地下宝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希望地质工作可以为更多人熟悉了解。 下阶段,有必要大力宣传地勘工作,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壮大地勘产业,让地勘行业的形象更好,社会地位更高。笔者认为要提高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群众等对地勘行业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更多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才能促进地勘行业的全方位发展。此外,还应适当提高地勘行业社会地位,获得行业话语权。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勘行业的一线,涌现了很多先进典型,有些人还进入了人大、政协,为地勘行业的发展报提案提建议,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争取政策支持。而现今来自一线的代表并不多。因此,政治协商机构能否适当增加一线地勘单位代表数额,让地勘行业的问题建议能够有畅通的渠道联接到政府决策者,引起决策者对地勘行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 杨长健以新机制引领商业性勘查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落实新机制,推进358”……近两年国土资源部连续出台的新措施,新机制,给地质工作又带来了一个大繁荣、大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期,也给基层地质工作者带来了信心。但是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目前商业性勘查市场还不健全,商业性勘查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搭建地质信息平台,为后续勘查提供找矿靶区和线索,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承担风险,尽快把公益性调查成果转化为商业性勘查成果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建议: 其一,应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要求,统筹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相互衔接,将社会资金作为最主要的力量予以考虑,加快建立和完善商业性地质勘查市场。 其二,要充分发挥地勘基金降低风险和宏观调控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大力投入矿产勘查,在实现找矿快速突破的同时充分发挥合理分配矿产资源收益等新机制、新政策的有效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和勘查主体之间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有机结合,构建新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地质找矿利益共同体,尽快培养起适应地勘市场发展需要的市场主体。 其三,通过地质找矿统筹部署实施与矿业权管理上的支撑,加强对地勘单位勘查作业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监督。通过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严格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等行业服务与管理要求,努力打造出适应新时期找矿需要的一流地质勘查队伍。吉林省地矿局通化地勘院 金 航激活地勘市场经济 在国家“十二五”计划开首之年,如何才能更好发展地勘经济呢?激活地勘市场经济发展因子,建立良好的地勘市场环境尤为重要。 这些年,各地勘单位为了发展经济,没少费工夫。他们深化地勘单位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与之相配套的地勘单位的行政改革、财务改革、人事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公司制”,“股份制”,探采结合,矿业联盟,“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多形式、多渠道,引入商业资金,共同开发矿产资源……这些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随着地勘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地勘经济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必将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然而,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固步地勘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许多,地勘单位的改革还面临许多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 努力构建良好的地勘市场内外环境,激活地勘市场经济因子,繁荣地勘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今后地勘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河南省地矿局地调一队 黄远远建立投资监督体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1999年国有地勘单位转由省级政府管理以来,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顺势发展经济,是地勘单位的头等大事。这一阶段地勘单位对外投资规模更是迅猛增长,投资经验和管理水平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地勘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看到喜人的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投资领域中不容小视的问题。纵观近年来地勘单位的投资,存在着跟风的现象,具备条件的和不具备条件的都一哄而上,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和理性的决策,亏本的风险依然存在。 因此,建立投资监督体制和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异常必要。只要地勘单位投资能按科学的方式,理性的决策,健全的运行机制,到位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行,相信地勘单位这一轮投资热潮,必定会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从而拉动地勘经济较快地发展。新疆地矿局宝地投资公司 陈亚疆加强项目立项管理 自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后,地方公益性地勘单位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拨款。而中央公益性地勘队伍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拨款,由于体制的原因和工作分工不同,中央地勘单位承担的全国性地质调查项目中有很多工作任务委托给地方公益性地勘单位,并拨付相应的财政资金。地方地勘单位正在开展的地方公益性项目内容与中央地勘单位委托的工作任务,有很多是重复或相似的。更有甚者,极少数单位虚报项目,套取财政资金。还有的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充分,致使财政金已到为,而项目无法实施,造成资金滞留。 因此笔者建议加强项目立项管理,减少立项的随意性。项目支出的内容和范围是否规范,项目与部门职能和事业发展规划的结合程度,与历史和现有项目是否交叉重叠,项目的实施期限,项目立项标准等都是要考虑的。对项目要进行严格地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 此外,要进一步用好项目库。如北京市地勘局近年努力推进公益性地质项目落地与执行,为推进项目落地。该局引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使每个项目落实到管理部门,执行单位和责任人,积极与环保、国土、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全面推进项目落地。这不失为一种好做法。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李开彦整合地勘实力“走出去” 近年来,地勘单位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在国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局势有所逆转。据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企业已经在67个国家拥有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地域范围遍布各大洲,而在从事海外矿业投资的企业中地勘单位占76家,占统计企业总数的58%。 尽管地勘单位在海外矿业开发上逐步显露优势和实力,但地勘单位受制于体制、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资源利用方面总体表现为数量多,合同额小,股本矿多,与国有资源型企业和跨国矿业公司的成熟运作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总体来看应当逐步成长为境外找矿主力军的地勘单位,目前的整体投资依然不够。 与国内一些发展完善的行业相比,我国地勘行业单位众多,内部分工不明显。大部分地勘单位几乎可以承揽所有的地勘项目。国家应该加强这些力量的整合,鼓励以行业兼并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要加强发展地勘行业的软件设计、仪器制造等外围产业,以支撑地勘单位技术创新,着力打造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地勘集团公司。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