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浏览次数:664  发布日期:2011-04-07  分类:专业领域/城市地质
    4月1日,由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广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总体成果获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国务院资深参事王秉忱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审通过,并获“优秀”级。专家组认为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浅覆盖区基岩与松散层三维立体调查方法、钻孔自动建模与剖面交互式建模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广州城市地质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广州市人民政府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地质问题合作开展的基础性、应用性地质调查项目,也是全国六个城市地质调查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2010年底全面完成。项目紧贴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和安全的需求,以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设置5个子项目、5个研究专题和1个专项,在断裂构造、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垃圾处置场优选区划、绿色农业等重大地质环境领域开展了不同精度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全面系统整合与集成了广州50年来已有的地质成果与资料,在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和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领域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或突破。全面反映和展示了广州城市地质调查、研究进展和成果,提高了广州市地质调查精度和研究程度,提升了广州城市地质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查明了广州市城市地质主要特征:   查明了广州市三维地质结构,提高了基础地质调查精度和研究程度,首次构建了广州市南部与东部区域50m以浅、松散层与基岩协调统一的不同地区不同精度的三维基础地质、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结构。   查明了广州市可溶岩分布和岩溶发育特征,为评价岩溶对城市地质环境安全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查明了广州市地下软土空间分布与发育特征,提出了软土地基沉降灾害防治的主体方向。   查明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斜坡类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面变形类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发育规律,为编制广州市、区(县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系统的基础资料。圈定了广州市地质灾害的主要风险区域,提出了广州市地质灾害安全防治建议。   查明了广州市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和地表水体、地下水、大气降尘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建立了广州市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基准背景;查明了广州市区的地表水体、地下水、大气降尘等污染现状,大气降尘对居民的健康的影响。对广州市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级,提出了适合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基地。   查明了广州市垃圾处理(堆填)场分布现状,评价了现有垃圾对城市地质环境的影响,开展了广州市垃圾处理场选址区划,提出广州市垃圾填埋的优选区域。   查明了固体矿产、地下水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等城市主要地质资源家底,开展了城市应急水源地的调查评价和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区划,为城市地质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首次建立了广州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数据库和广州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广州市第四系覆盖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首次在珠江三角洲浅覆盖区城市地区开展覆盖全市的涉及多专业、多目标、多参数、多维度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总结了厚风化、浅覆盖区城市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拓展了对城市地质学理论的新认识,为在全国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提供了示范。   广州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广州亚运场馆建设、南沙地质灾害防范和治理、广州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和规划、广州市北部水系建设西航道引水首期工程建设、高铁、地铁的选线等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防护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充分体现了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科学价值。项目研究成果为广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了重要的地质平台。   专家组和与会领导赞誉项目成果的取得是多学科协同、多单位合作的典范,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同时也为在类似地区全面开展城市地质调查提供了示范,在总结城市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工作经验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贡献。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