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浏览次数:623  发布日期:2011-05-20  分类:各省总站
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包括 10 个直属站和 7 个由地矿局下属地质队代管的监测站组成,现有从业人员 207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48 人(高级职称 57 人、中级职称 47 人、初级职称 44 人),在全省 17 个省辖市均设立了地质环境监测站。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及队伍现状一览表 监测机构名称 级别 隶属 关系 从业人员数量(人) 负责人 小计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人员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省级   139 28 29 23 59 张召民 亳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3 2 0 1   王明章 淮北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3 2 0 1   韩久虎 阜阳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4 2 2 0   魏   坤 宿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3 1 0 2   何家宝 淮南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3 1 1 1   蒋少杰 蚌埠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3 1 1 1   杨胜利 滁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4 3 0 1   刘学全 巢湖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3 1 0 2   朱大山 宣城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5 2 2 1   魏继东 池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直属站 5 1 2 2   章   勋 六安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5 2 1 2   项   斌 合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3 1 0 2   季汝华 芜湖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5 2 1 2   孙凤贤 马鞍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5 2 3 0   熊   勇 铜陵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4 1 1 2   吴长贵 安庆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5 3 1 1   周盛红 黄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市级 队管站 5 2 3 0   唐道华 合      计 207 57 47 44 59     1983 年,经原地矿部和安徽省地矿局批准,在安徽省蚌埠市成立了“安徽省地矿局水文地质总站”, 1992 年 6 月更名为“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是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皖编 [2000]17 号),“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我省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开展基础公益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分析、调查和监测服务等工作”。具体为负责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调整与优化设计工作,履行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日常管理,履行对各市监测站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工作的业务指导、监测资料的汇总及综合研究,编报各类年鉴、通报和公报等,承担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为政府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环境信息资料等公益性服务。    市级地质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汛前地质灾害调(排)查、汛期应急调查、起草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重要地质灾害点的应急预案,承担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野外校验工作;承担群测群防技术业务指导;开展地下水动态日常监测,并协助市国土资源局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测网点的维护;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为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二、地质环境监测网点现状 (一)地下水调查监测 安徽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 1982 年起步于淮北平原。全省现已建成淮北平原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合肥市等 5 个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在沿江丘陵平原区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进行了控制性监测,同时对淮北平原的亳州、界首、涡阳、蒙城、淮南市,沿江丘陵平原的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马鞍山市、宣州市、天长市、巢湖市半汤地下热水,皖南山区的黄山市等 12 个城市和 1 个地热水源地进行了控制性监测。 截止 2010 年底,全省共有地下水环境监测孔(点) 316 个(含河流断面和雨量站)。其中国家级监测孔(点) 71 个,省级监测孔(点) 230 个。监测频率为水位监测 6 次 / 月;水温监测 6 次 / 月;水量监测 3 次 / 月;开采量调查 1 次 / 年(以地级市为单位);监测孔孔深统测 1 次 / 年。自建站以来,累计完成地下水水位监测 608632 次、水温监测 505469 次、水质监测 2994 次,水量监测 4388 次。 (二)地质灾害调查监测 每年开展汛前和汛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并积极开展应急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每年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全省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汛期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地质灾害通报和全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2008 年起,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承担了全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截止到 2010 年,共计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 473 期, Ⅲ 级以上预警 134 次(含 15 次 Ⅳ 级预警),进行气象预警野外校验 306 次。 (三)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监测 我省共发现各类矿产 138 种,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 2.06 万亿元,居全国第 10 位。煤矿、铁矿、水泥用灰岩、硫铁矿、铜矿为我省的优势矿产,其中两淮煤田为华东重要能源基地。目前全省已开采利用的矿种有 48 种,共有矿山企业 7813 个,矿业产值和生产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的 35% 和 38% ,矿业已经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但是,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也相当严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任务非常艰巨。 2007 年 6 月 22 日,《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出台, 2008 年 1 月 1 日《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施行,明确规定新建和在建矿山均要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影响作出评价和预测,并依法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为我省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目前我站正在开展《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试点》项目,通过该项工作积累经验后在全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三、地质环境监测装(设)备现状 现有监测装备为越野车 7 辆、钻机 3 台、台式电脑 90 台、笔记本电脑 26 台、小型服务器 3 台。有实验室一个,为乙级实验测试资质。 地下水监测工作基本为手工监测,也就是采取监测站技术人员重点监测,聘请群众观测员协助监测的方法,采用以“吊钟”为主的观测工具进行地下水水位和水温观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主要采用简易手工监测和人工目视监测等,监测手段较落后。数据采集以纸质记录为主,采用通过邮局邮寄的方式。对控制性的重要监测点安装自记水位计自动监测(现已安装 35 台)或由各市站技术人员自己监测和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的方式来确保监测成果的质量。全部数据进入电脑,采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 四、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省地下水监测使用的是中国地质环境监院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库,地质灾害监测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工作尚未起步。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1 .每年提交《国家级点地下水动态监测年鉴》、《国家级点地下水动态数据库》、《省级点地下水动态监测年鉴》、《省级点地下水动态数据库》、《地下水水情通报》、《地下水水情预报》、《汛前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汛期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年度地质灾害通报》、《地下水环境监测年度报告》、《地质环境监测年度报告》和《地质环境公报》。 2 .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2008 年至 2010 年的三年间共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473 期,通过电视和国土资源厅网站向社会公众发布 Ⅲ 级以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134 次(含 15 次 Ⅳ 级预警)。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地质灾害预防信息,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六、法制建设 安徽省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主要有: 1 .《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2007 年 6 月 22 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2.1997 年省人民政府第 127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这是安徽省第一部地质环境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也是全国第二个矿泉水方面的政府规章,实施日期为 1997 年 5 月 5 日。 3.1999 年省人民政府第 36 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实施日期为 1999 年 7 月 5 日。 4.2007 年省政府第 59 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实施日期 2008 年 1 月 1 日。 5. 2008 年 5 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安徽省市 ( 县 ) 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指南》。 6. 2008 年 5 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规程 ( 试行 ) 》。 7. 2008 年 5 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 试行 ) 》。 8. 2008 年 5 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 试行 ) 》。 9. 2008 年 5 月,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发布《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验收标准(试行)》。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