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浏览次数:678 发布日期:2011-01-01 分类:各省总站一、地质灾害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隶属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共计从业人数 18 人,其中在编制人员 12 人,外聘 5 人(含借调 1 人),返聘 1 人。专业技术人员 18 人(高级职称 10 人,中级职称 3 人,初级职称 5 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设主任 1 人,总工程师 1 人,下设办公室、监测室、工程室、信息中心、影视中心等职能机构。 表 1 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机构及队伍现状 监测机构名称 级别 隶属关系 从业人数 主任 小计 高级 中级 初级 其他人员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 隶属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18 10 3 5 黄学斌 合计 18 10 3 5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的前身是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链子崖和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成立于 1993 年 3 月,主要负责国务院交办的长江三峡危害性最大的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的实施。两防治工程于 1999 年 8 月胜利完成,均被评为优质工程,解除了库区两大崩滑地质灾害隐患。 2001 年 7 月,国务院决定启动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的全面防治工作,指示成立以国土资源部牵头由重庆市、湖北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 9 个部委局)组成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001 年 9 月,国土资源部决定将链子崖和黄腊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指挥部改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派出机构,由办公室领导和管理。并决定指挥部挂靠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作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和指挥部,一个单位两块牌子。 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成立至今,完成并实施了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防治的两期规划,对库区 4000 多处(段)崩塌、滑坡和塌岸分类采取了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和监测预警三种防灾措施。组织进行科学研究 4 期:前两期为国土资源部项目,即崩滑地质灾害监测试验(示范)专题研究、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专题研究;后两期为规划科研项目,即二期规划滑坡塌岸防治专题研究和三期规划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学技术研究。 主要职责任务是:承担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时提交动态监测数据,分析预报成果和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成果;承担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评估与鉴定,为三峡工程建设设和运行提供公益性服务。 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点现状 三峡库区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 26 个行政区县,面积 5.67 万 km2 。区内地势险峻,河谷切割强烈,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历来是地质灾害的重灾区和多发区。据湖北、重庆两省市 2003 年上报,全库区地质灾害已达 4719 处,直接涉及到 57.7 万人的安全。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于 2003 年(二期监测预警工程)和 2006 年(三期监测预警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监测运行。全库区共建设地质灾害监测点 3053 处;有 3049 处地质灾害构建了群测群防监测,并对其中风险性大的、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 255 处地质灾害重点实施了专业监测。 群测群防监测网为库区组建了 26 个区县级监测站,并进行了能力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测管理,每个群测群防监测点均编制了防灾撤离预案,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点基础档案。 专业监测网络在库区建成 RS 与 GPS 区域性监测网( GPS 监测的控制网、基准网和变形监测共 3 级网), 255 处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综合监测网,对库区进行了两期遥感监测( 135 米水位蓄水前和 156 米水位蓄水前),开发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 1 )群测群防监测网建设和监测站能力建设 1 )完成了 28 个(含宜昌市)区县级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库区各区县国土局都组建了各区县监测站。 2003 年 5 月开始至 2007 年,通过政府采购,完成了县级站的能力建设和仪器设备的配置。 2 ) 2003 年完成了二期 1216 处群测群防监测崩塌滑坡选点、建点并投入了监测运行。 2007 年完成了三期 1833 处群测群防监测点(湖北 268 崩塌滑坡及库岸,重庆 1565 处崩塌滑坡及库岸),群测群防监测点建设已通过国家级验收。 ( 2 )重大崩塌滑坡和重点库岸专业监测系统建设 1 )完成了重大崩塌滑坡的综合立体专业监测系统建设 对分布于库区 18 个区县共 255 处崩滑体构建了综合监测网,共建设 GPS 监测标墩 2263 个,其中二期 1304 个,三期 959 个。同时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环境,设计了控制全库区的 3 级 GPS 监测网,完成监测孔 1049 个,其中二期监测孔 336 个(深部变形监测孔 274 个,滑坡推力监测孔 17 个,水位监测孔 45 个, TDR 监测孔 3 个),三期监测孔 712 个(钻孔倾斜仪监测孔 262 个,下滑推力监测孔 247 个,地下水监测孔 204 个);完成综合立体监测网的构型统测,取得了监测本底值,建立了竣工资料档案。监测标墩定位基础测量工作基本完成。 三、地质灾害监测装(设)备现状 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装(设)备主要包括:车辆 2 部;地质灾害监测应急指挥车 1 部; GPS 接收机 20 台套;钻孔倾斜仪 30 台;滑坡推力监测仪 14 台、;地下水动态自动监测仪 207 台的专业监测仪器。 目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质量比较稳定可靠,运行基本正常,数据传输准确及时,数据处理精确先进。 四、地质灾害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 ( 1 ) RS 与 GPS 区域性监测建设 完成了三峡水库区 135 米水位蓄水前和 156 米水位蓄水前遥感监测任务。获取了在三峡工程大坝蓄水前( 135 米)的遥感监测本底值和 135 米蓄水后( 156 米蓄水前)的遥感监测数据,建立了遥感监测数据库和区域性监测系统的建设;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设计完成有效覆盖库区约 6 万 km 2( 宜昌至江津库区 20 个市区县所属范围 ) 1:25 万地理空间信息、 1:5 万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模型( DEM )、卫星 TM 遥感影像( DOM )、地质灾害等空间基础框架体系建设,真实准确地反映库区蓄水前地形地貌等状况。开发了地质遥感图像处理、解译和地质灾害信息分析评估的功能及地质灾害隐患判读模块。 利用 5 米分辨率 SPOT 卫星和资源一号遥感影像数据,对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石柱和丰都九个县的沿长江两岸进行了监测对比,及时反映库区重点地质灾害体及治理情况、移民搬迁、新城区建设等情况。 通过航遥对长江干流及地质灾害多发地域进行了蓄水 135 米后至 156 米前期间的遥感区域性监测,开发了显示地质灾害分布的三维视景漫游和地质灾害点查询管理系统软件,制定了遥感解译技术细则,为新生滑坡、塌岸的发现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 2 )计算机网络与预警决策系统开发 1 )编制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信息网络设计,完成了库区 20 个区县局域网、监测中心局域网、库区广域网系统(各站专线连接和外部互联网)的建设和调试,网络系统现已安全运行 4 年多。 2 )针对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完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代码体系,完成数据文件及其属性、名词术语代码等 8 种数据字典,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开发了基于 GIS 、 MIS 的网络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与网络管理软件系统和 11 类专题单机版的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地质灾害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信息的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应用;开发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及风险性分析、单体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及综合分析决策的软件,完成了决策支持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建设,建立了基于 Web 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网络与预警决策系统的开发应用,可直观地浏览库区仿真三维视景,查询居民地和地质灾害等情况,为监测预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满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需求, 2007 年开始建设地质灾害预警指挥系统,主要为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及领导提供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支持综合决策分析与应急指挥。预警指挥系统在信息系统基础上进行建设,两者共同构成一完整的地质计算机应用系统。使地质灾害防治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集为一体,支持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 (二)、地质环境信息网建设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信息网自 2003 年 6 月开通至今,一直安全运行,共发布信息 286 条,上网浏览已达 21689 人次。增加了受众面,提高了发布质量。除此以外,网站还为宣传保护地质环境政策法规、防治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扩大社会影响起了积极作用。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在两省市库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与积极努力下,库区群测群防开展了各地质灾害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监测发现 465 处地质灾害点有变形迹象。对变形严重、出现险情的滑坡,及时进行了预警预报和撤离受滑坡险情威胁的数千名居民,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组织的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运行,迄今已进行了 5 年多的监测;监测以点面结合,综合立体监测为主,截至 2008 年底,专业监测发现变形明显的滑坡 94 处。根据监测单位的监测预警报告,及时召开专家预警会商,成功预警滑坡险情 74 处,为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了依据,使居民 6938 人有组织的紧急撤离避险,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 2007 年汛期,三峡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暴雨袭击,重庆市整体发布了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三峡库区范围内,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险情立即预警处置,达到了零伤亡的安全。 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报是一项多学科的应用技术,难度很高,为提高监测预警可靠度。三峡地质灾害监测中心近年已组织实施了 30 多项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科研课题,部分科研成果已应用到监测预警工作中,如 GPS 快速解算软件、滑坡推力监测系统等,已在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主要的监测成果: 1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年报; 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月报 903 期,专报 105 期,蓄水期间日报 1770 份,各类监测报告共计 6679 册。 3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崩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阶段性技术报告; 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5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总体设计; 6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研究报告; 7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规范; 8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工程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监测运行技术要求; 9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建设及监测运行报告; 1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运行总结报告; 11 专业监测系统和预警指挥系统专项设计; 12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报告; 13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指挥系统( GHPACS )设计; 六、法制法规建设 2007 年 10 月颁布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崩塌滑坡专业监测预警工作职责及相关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 七、存在问题 1 、网络设备老化,需更新。监测数据逐年增多,数据存储设备需要增加 2 、需制定专门的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标志的保护规定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