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水都”的幸福密码—广西梧州市创新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解读

浏览次数:572  发布日期:2011-08-08  分类:防灾减灾
   饱受地灾之苦的山城梧州,为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实现由被动防灾向主动防灾转变,自2007年起,连续三年将地质灾害治理列为全市的“一号工程”。2009年,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该市筹资十几亿元,重点开展涉及2万多居民搬迁避险的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当地称“三冲”,冲是山沟的意思)综合整治工程。两年来,累计投资8.01亿元,完成搬迁4413户15120人,探索出一条“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多元筹资、治搬结合、妥善安置、商业运作为手段,将地质灾害治理、旧城改造、土地开发、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有机结合”的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新路,实现了消除地质灾害威胁、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地质灾害治理的最高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为我国山城地质灾害治理的典范,“梧州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以及国土资源部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这一模式正日益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7月17日,本报记者专程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梧州市,解读“梧州模式”。 地质灾害频发,曾经是山城梧州数十万市民的心头之患 “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 梧州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珠江流域重要的水上门户,广西八成以上的水量经这里流入广东。交汇于此的桂江和浔江,曾造就了这里非同寻常的繁华,也见证了岸上依山而建的各种民居灯火的炽热与冷清。作为历史上水陆交通汇聚之地的山城,梧州曾是岭南数百年间重要的商埠,各路商贾兴商于此。 然而,山城水都既是梧州的魅力所在,也曾经是其忧虑所在。梧州市区地质复杂而且脆弱。同时,梧州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78.2毫米,全年降雨总量的71%主要集中在汛期4至9月,强降雨引起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频发。由于历史原因,梧州市区有5万多人居住在山坡上,全市有近20万市民不同程度地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从2002年起,该市被广西列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其中,位于万秀区的 “三冲”地质灾害隐患最大,事故最频繁,涉及人口众多,长期以来一直是梧州历届领导的“一块心病”。 据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梧州市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3000多起,造成15人死亡、50多人受伤,大量建筑物被毁,直接经济损失约8亿元。2006年6月8日,梧州市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全市受灾人口达63万多,因灾死亡13人,受伤28人,紧急转移11.35万人,倒塌房屋2729户9874间,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成为市民心中永远的痛。 将地质灾害治理上升为“一号工程”,连续三年开展地质灾害大整治,总投资2亿多元的160多个治理项目,使2.3万市民脱离地质灾害威胁 梧州市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中央和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汛期和2010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两次到万秀区的平民冲、冰泉冲和石鼓冲视察,并指示:“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治理,不能让老百姓整天生活在危险中,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飚同样高度重视梧州市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多次到梧州考察调研,明确指示加快“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实现“居者有其屋”。 国土资源部则从治理经费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为了落实好温总理的指示,从2007年起,梧州市主要领导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把地质灾害整治连续三年定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吹响了地质灾害大整治的号角。该市专门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市地质灾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和落实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刘志勇、王凯多次到梧州市地质灾害现场调研,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民情民意,找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决策部署梧州市的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作。 “地质灾害整治在梧州不仅是‘一号工程’,对我局而言更是‘一号使命’。”梧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年,该局主要领导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地质灾害治理的指挥、监督和协调上。“局里安排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地质灾害方面的工作,抽调了8名职工充实到地灾办。” 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该市明确提出5条治理原则:一是科学安排治理项目,先重点后一般;二是以治为主、以拆为辅、治拆结合;三是经济、科学、合理三者有机统一;四是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五是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对市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测,重新编制市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方案和规划。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整治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对治理方案确定的210个急需整治的灾害点,有50个灾害点确定责任单位整治,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对治理成本低,治理效果好的项目实施工程治理,主要依据地灾点的地形特点,采用修破,锚杆(索)格构、抗滑桩、桩板墙、挡土石墙和截(排)水渠等方式进行治理。对治理成本高、人口密度大、无法彻底消除地灾隐患的项目,实行搬迁避让。 “方案要求100多个治理项目必须赶在当年汛期到来前完成主体工程,发挥防灾抗灾的作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该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回忆说。不少治理点由于地处居民密集区,交通不便,施工用的材料用汽车、拖拉机等无法运进去,只能靠人挑、用马驮。当时参与施工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会战期间,曾动用了100多匹马来运送材料。 非常举措带来非常成效。由市政府投资治理的第一批36个项目工程全部按期或提前完工。原工期8个月的市民特别关注的市区受灾和损失最严重的榜山东侧治理工程提前两个月完工。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梧州市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投入2.4亿多元,完成了榜山、第四中学等一大批重要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程,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00多个。 地质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采取拍卖方式出让土地,先按地质灾害整治要求进行治理,再按城市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根据《梧州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市区近、中、远期整治地质灾害的勘查和治理经费估算3亿元,搬迁避让费用2.5亿元,共计5.5亿元。进行彻底治理需要一大笔资金,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支持外,该市通过创新地质灾害治理方式,找到了解决资金瓶颈的办法。 2006年“6·8”特大泥石流灾害引发该市第四中学后山山体滑坡,坡面许多树木被推倒,淤泥几乎遍布校园,学生们被迫紧急转移,但高90余米的后山依然威胁全校师生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大量的前期工作,拟定结合房地产开发治理方案,将整座山约105亩土地拍卖出让,设定由土地竞得人负责将校园后山降为52米高程,对边坡进行防护,治理地质灾害。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最终拍卖以6570万元成交,政府实现收益3000多万元,既完成了治理资金筹措,又使3000多学生和居民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同时灾害点中的105多亩土地得到了集约开发利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治理产生效益,实现治理一个点、盘活一块地、造福一方居民。”该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6·8”特大泥石流灾害同时导致原市棉纺厂难以恢复生产。市国土资源局结合企业退城进郊和旧城改造,将该厂厂区约222亩土地拍卖出让,由政府利用该地块部分土地收益进行地灾治理。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后,拍卖出让土地以1.92亿元成交。由开发商出资降低山坡并进行边坡治理,再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地质灾害得到足够的资金保障和有效治理。崩山冲地灾综合整治,同样是通过开挖降低山体,平整地块,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并获得可利用土地31.72亩。 这些与地质灾害治理“捆绑”土地的成功出让,不仅使地灾隐患得到切实治理,而且筹措到大笔地灾治理资金,有效破解了地灾治理资金的难题。此后,梧州市对退城进郊的企业,如原市蓄电池厂、原市中药厂后山坡等地质灾害,结合旧城改造、土地开发建设进行地灾治理,在解决政府地灾治理资金瓶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在政府主导下,把地质灾害治理与旧城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相结合,变单一治理为综合整治 ,创造综合效益 近年来,梧州市治理了2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但这种点对点的局部治理模式未能有效根除地质灾害的影响,依然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实践中,该市积极探索治理与搬迁避让相结合的办法,由“点”及“面”,化被动防灾为主动防灾,既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百姓所受的威胁,又通过建立新的社区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行之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模式——“梧州模式”。 “三冲”地质灾害隐患长期以来一直是梧州历届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在上世纪,居无定所的渔民及低收入家庭在饱受江水的洗礼后,大多选择在这里安下身来。经年累月,他们沿着沟边挖山建房。由于居民建房无序且呈多级分布,居住密度大,区域环境差,既无边坡防护,排水系统也不健全,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同时“三冲”的居民绝大多数为低收入群体,下岗失业、退休老职工比较集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进行整治和迁离避让。 2009年,梧州市正式启动总投资约15.64亿元的“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施包括整体拆迁、安置、规划、开发、利用等,计划在2012年全部完成。 副市长张学军介绍,该工程拟拆除房屋面积47.77万平方米,其中居民房屋43.2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5732户2万多人,如此大规模搬迁,涉及面之广,需要投入资金之大,工程之难之复杂,在广西尚无先例。搞得好,惠民利民,流芳千古,搞不好,则有可能引发大量矛盾纠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为此,从决策到动迁再到安置,处处蕴含着梧州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顺民意、惠民生”的执政理念。梧州市委书记刘志勇提出:“‘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大决策,是当前梧州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市长王凯则要求:“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全力推进平民冲、冰泉冲及毗邻地段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 为做好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梧州市成立了市级指挥部,负责协调市直各部门;“三冲”所在地的万秀区则成立了“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辖动迁组、安置组、信访组等11个职能组。两级指挥部各司其职,在两个层面上紧密协作,构筑起强有力的指挥体系。指挥部为“三冲”地灾综合整治制定了“科学评估、合理补偿、妥善安置、和谐拆迁”的工作思路,要求所有的动迁人员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首当其冲是要解决治理资金问题。对于财政底子薄的梧州市来说,要筹措彻底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所需的一大笔资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极其沉重的负担。 困难难不倒真正想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当地党委、政府。 2008年底,梧州市通过多方努力,向亚行借贷了1亿美元城市发展项目贷款,专项用于“三冲”综合整治工程。由于投资巨大,该市除努力争取亚行贷款,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外,还采用其他融资方式,如枣冲小区安置房二期工程8栋共10万平方米采取先由开发商建设,再转交为政府的BT模式(建设—移交),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2009年3月28日,对于梧州市城建史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这一天,作为“三冲”改造的第一期工程,平民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拉开序幕,从而掀开了古城梧州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指挥部的同志介绍,“三冲”地灾综合整治完全是一项政府行为的民生工程。也就是说,“三冲”推平后盘活出来的约70公顷土地不做营利性商业开发,而是拟规划建设一个集居住、旅游观光、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骑楼城新区,以展示百年商埠的崭新魅力。 “‘三冲’改造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样的民生工程,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工程旨在让大家远离地灾,提升生活质量,为此,我们把最好的地用来建安置房。”王凯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而这也是两级指挥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识。 在拆迁中,梧州市从始至终坚持以政府为主体,杜绝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或其他社会机构介入,做到工程实施方案、拆迁补偿方案、拆迁评估方法、异地安置措施等各项工作决策,均由市和城区党委、政府多方征求各职能部门、单位、企业及群众意见后研究制定,真正把维护和发展好拆迁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确保政府决策和群众意愿相一致,使政府和居民处在一个平等利益关系的水平线上。 “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改造工程创造了惊人的“梧州速度”:平民冲从2009年6月11日受理签约开始,10天突破1000户签约,15天实现90%的签约进度;仅用9个多月,平民冲综合整治工程1745户5700多人搬迁和房屋拆除工作全部完成;冰泉冲及毗邻地段综合整治工程仅用40天就完成了99.59%的签约进度,创造了全区乃至全国搬迁、城市改造工程的奇迹。目前,三冲”整治工程已累计投资7.32亿元,完成搬迁4413户,涉及15120人。 将地质灾害治理与旧城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相结合,变单一治理为综合整治,梧州市逐渐走上了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人居环境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中得到改善。经过几年大力整治,市区5000多户居民搬离了地质灾害高危区,得以安居乐业,过上了安心的生活。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中得到促进。通过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再对腾出来的土地进行彻底的隐患治理和全面的整理开发,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在实施“三冲”综合整治中,梧州市专门建设了枣冲安置小区和富民廉租房小区,用于集中安置“三冲”综合整治搬迁户,两个小区用地仅为230多亩。“三冲”综合整治完成后,可获规划用地850多亩,节约用地面积620多亩。 ——城市景观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中得到优化。通过优化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在有效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把边坡、山坡建设得更美观,使之与整座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在实施傍山地质灾害整治中,将原来的荒山建设成为一个集市民休闲健身游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气象科技公园,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新亮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曾经饱受地质灾害频发之苦的山城梧州,城市因地质灾害治理而变得更加亮丽,市民因居住环境的改变而更加幸福 近年来,梧州市先后遭受数次暴雨袭击,但没有因地灾导致市民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地质灾害整治成果经受住了考验。 “着眼长远,现在花点钱以后不用花大钱。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去开展地质灾害整治,避免了可能更大的地质灾害损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蓝明月这样阐释该市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作的理念。 “以往人们都认为地灾治理是赔钱的事,但梧州却打破了这一传统理念,通过理念和治理方式的创新,使地灾治理治出了效益。”蓝明月说。 去年8月13日,受地质灾害威胁之苦的杜燕秋一家搬到了富民安居小区。这个小区地处繁华闹市区,建设有1500多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安排像杜燕秋这样从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区搬迁来的居民。居委会的同志介绍说,杜燕秋是一位退休女职工,丈夫已不在人世,相依为命的儿子又卧病在床。地质灾害整治改变了她的生活,原61平方米住房获得的政府补助基本上能抵购搬迁新房。 “搬迁过来后生活真的太好了,又安全又舒心。以前住的地方山高坡陡,很不安全。特别是儿子要推着轮椅上斜坡,很困难,雨天路滑时根本不敢走,只能闷在家里。现在好了,方便多了。”杜燕秋站在简洁明亮的新家,高兴地对记者说。 “许多山坡地带的居民由于没有能力翻新房子或购买新房,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低矮潮湿、破旧不堪的老屋里,生活环境恶劣,每逢刮风下雨,最担惊受怕的也是他们。通过治理和搬迁,不仅这些市民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而且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三冲”综合整治取得的成果,当地领导们的脸上充满自豪。 2010年6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平民冲及毗邻地段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和居民安置小区后,对该市的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作给予了肯定。 今年5月29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对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考察调研后指出,梧州市在“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中把被动防范变成主动防范,既消除了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老百姓所受到的威胁,又通过建起新的社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好经验、好做法,要不断向其他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城市推广。 “梧州模式是山城人地关系紧张、地质环境恶劣倒逼的结果。它可以作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是山城地质灾害防治的典范。”今年6月1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陈小宁带领部调研组,对梧州市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等进行专题调研后,代表调研组高度评价。 调研组认为,梧州模式的创新及其成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理念创新,打破了以往认为地灾治理是赔钱的事这一传统理念,通过方式方法创新,使地灾治理治出了效益。二是模式创新,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转型、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实现了由被动防灾向主动防灾的转变。三是融资方式创新,除加强财政投资外,还积极争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对部分项目采取BT模式,实现资金的周转。四是安置方式创新,采取先建后搬的方式。同时,按照居民的支付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安置。 7月17日下午,记者抵达梧州时,美丽的山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暴雨的洗礼。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街道,葱翠的草木,悠闲的市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悠然自得、幸福祥和的景象。当年 “6·8”特大泥石流后的满目疮痍早已难觅踪迹,要么被网格状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整治工程所覆盖,要么被夷为平地,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和房地产开发商争相开发的“聚宝盆”。 人人都渴望幸福。梧州市近几年来举全市之力强力推动的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无疑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