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成果突出

浏览次数:713  发布日期:2011-09-28  分类:综合信息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负责承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计划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报告内容丰富,文图并茂,资料翔实,成果突出,可为该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评审结果为优秀级。    该项目系我国首批在东部四大平原区开展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的计划项目之一,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浙江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和南京大学共同合作开展,于2006年1月启动。该项目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采样分析、质量控制、评价方法和程序;研制了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井型地下水的采样设备;基本查明了区域土地利用、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区域污染源分布和包气带结构;首次系统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基本查明了区域不同含水层地下水质量分布和污染状况,指出区域地下水水质主要受原生环境锰、铁、碘化物和总硬度等易于处理的指标影响,区域地下水有机指标具有检出率高、超标率低和呈现点状分布特征,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体上不需使用碘盐和在部分地区一些层位的地下水需作砷等处理建议;完成了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提出了进一步详查的36个场地和8个待查特殊农药场地建议,提出了区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监测网方案;系统地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同位素(氘、氧、氚、碳-14、氮和硫)进行对比研究,从同位素角度论证了区域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物来源;在国内首次应用地质雷达和地电阻影像剖面法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了加油站、垃圾场和化工厂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专题调查和研究,获得成功,为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评价提供了范例;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1:25万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图件183张,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取得的成果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及时地得到了应用和服务。通过利用地质雷达对加油站和垃圾场泄漏和污染状况进行的专题调查和研究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应用于邻省某岩溶区一加油站渗漏污染范围、深度和污染程度的确定,成果得到了用户高度评价。该项目成果的应用,将在长时期内使相关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得到较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污染防治将会取得较显著效果,对保障工作区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