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聚焦基础研究

浏览次数:557  发布日期:2012-05-16  分类:防灾减灾
    又到了5月12日,尽管已过去四年之久,但汶川大地震给国人带来的依然是刻骨铭心的疼痛。与地震相伴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也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获批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亦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为何如此之难?伴随着《规划》的出台以及国家对地质灾害的日益重视,我国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能否得到进一步提升? 基础理论仍显不足 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4万个,威胁人口1359万。未来5~10年仍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期,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但目前我国地质灾害应对能力的现状却是,“对一些重大地质灾害现象和过程的认识深度有待提升,对滑坡、崩塌失稳模式和成灾范围的预测存在一定困难,对隐患点的判识和灾害预报的理论支撑不够。”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向《中国科学报》介绍。 他举例道:“重庆武隆鸡尾山在地质灾害调查时就发现了危岩体,当地政府据此采取了避险搬迁措施。但是,2009年6月5日,当该地发生约700万立方米的滑坡时,74人仍因此而死亡。” “原因即为当时虽已经判识到潜在危险,但对滑坡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却判断不准。”崔鹏说。 另一个例子是,2010年6月28日贵州关岭发生的大寨滑坡,导致当地永窝村和大寨村部分被毁,99人死亡,其事发前的迹象根本未能得到判识。 据悉,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支撑是此次《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规划》提出通过开展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防控研究等八个方面的专题研究,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控工程技术与应急处置水平。 “《规划》已明确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重点,将对本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起到指导作用,也将对全国地质灾害减灾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崔鹏认为。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规划》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灾害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如果《规划》得到有效执行,有望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控工程技术与应急处置水平。” 预报精度受机理不清限制 《规划》特别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然而,崔鹏认为,就目前而言,尽管我国在地质灾害的防治方面创建了一系列适合国情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但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性,目前的减灾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 他解释说,受灾害形成机理和形成临界条件研究深度所限,目前的预报模型主要是基于历史事件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报结果的精度不甚理想。 其次,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法来准确判识灾害性质及其潜在危害。 三是灾害治理技术也需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尤其是汶川地震后,泥石流活动频度和规模较震前显著增大,已有的流量计算方法已不适用于震后孕灾条件巨变的泥石流规模计算,亟须改进。 “任务仍十分艰巨。”崔鹏说,特别是重大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临界条件、预测预报模型等目前还属学科前沿问题,在短期内突破还有一定难度。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韦方强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认为,目前我国对地质灾害形成机理认识的缺乏,制约了减灾防灾的进程。 “因此,地质灾害野外的观测和实验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韦方强说。 据韦方强介绍,目前,国家针对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开展的工作较多,但缺乏精细化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这是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御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建议,今后我国应加强对山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以此来提高“避灾”能力。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