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确定泥盆—石炭系事件绝对年龄浏览次数:526 发布日期:2012-05-21 分类:综合信息 5月1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中国不同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标准的建立与立典剖面研究》成果报告进行了评审。该项目进一步确定了泥盆—石炭系事件的绝对年龄,为我国贵州长顺睦化地区大坡上剖面参选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提供了新证据,使我国有可能赢得一枚新的“金钉子”。 《中国不同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标准的建立与立典剖面研究》地质调查项目隶属《中国主要标准地层建立与新的地层学方法研究》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季强研究员承担。项目旨在提出我国不同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标准和立典剖面,建立与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近于等时的界线标准,争取将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重新确定在中国。 项目组瞄准华南各省不同相区寻找了相应的地层生物标志,并对我国不同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过渡沉积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重要的进展和成果: ——系统研究了华南不同相区的15条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对这些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进行了精确划分和对比,初步确定了它们的岩石地层系统,特别对泥盆—石炭系事件的沉积给予了专有名称,如湖南的塘林冲层等。对长顺县大坡上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长顺县代化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独山县白虎坡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纳水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等进行了重新测制,并系统采集了这些剖面的各门类化石,特别是牙形类样品、古地磁、地球化学等展开了系列研究,为在华南各省建立与国际统一的界线标准提供了相应的地层标志和生物标志,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不同门类生物受泥盆—石炭系事件影响的表现形式及它们的地层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牙形刺生物地层为标准的生物地层系统;重新研究了牙形刺管刺属的演化谱系,厘定了先槽形管刺和槽形管刺的分类特征,坚持以演化谱系中槽型管刺的首次出现作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定义;提出了不同相区(深水盆地、斜坡相区、较深水的碳酸盐台地相区即传统的外陆棚相区、较浅水的碳酸盐台地相区即传统的内陆棚相区)泥盆—石炭系界线识别标准。 ——对泥盆—石炭系事件的性质和在不同相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研究。贵州长顺睦化地区大坡上剖面是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项目组首次在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事件层中发现了斑脱岩,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泥盆—石炭系事件的绝对年龄,获得锆石定年年龄值为359.6Ma±1.9Ma,为国际地质年表中公布的泥盆—石炭系界线359.2Ma的推测年龄提供了实测年龄的佐证,也为该剖面参选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提供了新证据,使我国有可能赢得一枚新的“金钉子”。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