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地调中心宁夏实施惠民井纪实浏览次数:550 发布日期:2012-09-26 分类:地下水 西吉县新营乡洞子沟村的村民们纷纷前来挑水 9月,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让宁夏固原市一区四县20余万村民们更加欣慰的是,收获了祈盼多年的甘泉——9月19日,国土资源系统基层党组织“9十1”联创齐争活动打出的50眼惠民井正式移交村民们使用。 作为“9十1”联创齐争活动的一员,作为惠民井的主要实施者,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的地质队员们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出水更让人高兴的了,有了水,就有了希望,百姓的生活也就有了盼头……” 联创齐争找水打并 50眼惠民井涌甘泉 《宁夏中南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工程》被列入“9十1”联创齐争惠民活动后,得到了地调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水环地调中心也将该项目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大举措进行安排部署,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加联创齐争地下水组在原州区头营镇杨庄村开展的“三同”活动,调研了三岔口、团结、南屯等6个移民村庄的饮水和缺水状况;与宁夏国土资源厅、地矿局、地调院、水环院以及固原市、原州区国土资源局相关领导共同研究找水打井方案,谋划找水布井的方向和思路。 水环地调中心在宁夏地调院、水环院的共同参与下,今年2月份,完成野外踏勘,确定宜井位置53处;3月初,抽调由水文、物探、遥感、钻探各专业人员组成的40人勘查队伍进入宁南找水一线;3月21日,第一批钻孔全面施工;4月15日,18台钻机到位;5月成井30眼,6月成井9眼,7月底成井6眼,8月成井5眼……在当地政府和百姓渴望中,地质队员们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找水奇迹,50眼惠民井流出清澈的甘泉。 西吉县硝河乡中小学 再也不用带水上学了 硝河乡中小学共有师生1200多名,学校仅有一口浅水井。说是水井,但是水量很小,一抽就干,勉强够食堂中午做饭用,孩子们想喝水,只能用饮料瓶从家里带水。新修的教学楼里,干涸的水龙头寂寞地排在一边,马桶更是因为没有水而成了摆设。 项目组来到学校,经过实际勘测后,判定该区域属于河谷带松散层,赋水可能性大,决定布井开钻。经过10天的奋战,当钻到70多米的时候,出水了。大家一脸的兴奋,这口井打得太顺利了。然而,喜悦还未散去,问题随之而来——出水矿化度偏高,不适合饮用。 经过项目组紧急协商,敲定了合适的水处理设备。于是又马不停蹄地联系设备来源、运输、安装、调试、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经过水处理设备流出来的水达到了饮用水标准,大家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设备处理能力有限,井水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处理成纯水,供大家饮用和食堂用水;一部分是未经处理的原水,供厕所冲水、绿化、打扫卫生等使用。 现在,水龙头前热闹了起来,时常簇拥着一群小脑袋,孩子们再也不用从家里带水喝了。孩子们还在校园里种起了花,一簇簇在阳光下散发着灿烂和美丽,与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相映成趣。希望这甘甜的井水连同那宝贵的知识,一起滋养孩子们的心田,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彭阳县宽坪西村 苦咸水区打出矿泉水 彭阳县红河乡宽坪西村位于河谷地带,村民呈带状分布,有1800人左右,长年饮水困难,几乎家家备有水窖。有的人家挖有浅层水井,但是水质又苦又咸,如果遇到天气稍微干旱,就是这点苦咸水也吃不到。村子的不远处有一座河坝,平日里作为村民的取水点,但是水中常漂浮有动物尸体,混杂一些动物粪便。由于条件有限,村民取回水后没有任何处理能力,只能简单沉淀后便作为生活用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项目组来到这里,找到了富水带,经过40天的努力,终于打出了深352米、日出水量达2163吨的优质水井。如此大的出水量让在场的技术人员也惊讶不已。好消息继续传来,经测定,井水富含锶,并达到了矿泉水的标准。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全村。大家扶老携幼,争睹这眼井的风采。看着哗哗流出的矿泉水,吃了一辈子苦咸水的老人们,眼睛里泛出了泪花。 抽水试验的那天,村民们点起了鞭炮,敲起了锣鼓,握着工作人员的手紧紧不放。就在这天,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一行来视察工作并看望大家。王学龙告诉大家,一定要珍惜这口井,保护好井水,做到优水优用,长期使用下去。一位老汉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水,我们一定保护好这口井,子子孙孙用下去。” 哗哗的流水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还有人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飘荡在村子的上空。 彭阳县黑牛沟村 终结跨省买水吃的历史 黑牛沟村地处红河流域西南部,宁夏与甘肃交界处,境内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村民主要饮用窖水。村里120余户近500人常要到离村15公里外的甘肃平凉高寨村拉水吃,属于真正的“跨省吃水”。 “跨省吃水”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同时还意味着吃水成本的增加。据村民反映,到高寨去买水单水的价格就要一吨10元,而村民驾驶农用三轮车去买水,来回30公里的山路下来,一吨水的总成本达到40元左右。这对于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村民来说,简直是不堪重负。因为缺水,村里的壮劳力被束缚在家里,连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缺水,当地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 2011年9月20日,国土资源部地灾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崔英随部“三同”组来到黑牛沟村,深切感受到一眼好水井于黑牛沟村村民来说是多么重要。 在崔英联系下,水环地调中心快速跟进,派专家来到这里。那天,项目组跟随买水的村民来到甘肃高寨村,遇到了一对买水的姐弟,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是推着架子车拉水。小小的架子车,夹在一排等待买水的农用三轮车中间,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灌满水后,弟弟在前面拉,姐姐在后面推,前面是50米高的土坡和15公里长的山路…… 经过实地踏勘后,很快便确定了井位,并最终成功打了一眼深350米的机井,日出水量达432立方米,水质好,水量大,彻底结束了村民翻山跨省买水吃的历史。 不到一年的时间,40多名技术人员,50眼惠民井,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0余万人的饮水有了保障。在这里,每一个村庄都有一部缺水的历史,每一口井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了我们找水打井队伍的出现,故事的开端是心酸和无奈,故事的结局是欣慰和希望……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