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落户江苏地调院

浏览次数:574  发布日期:2012-06-20  分类:地面沉降
     近日,江苏地调院独立申报的“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获批准建设,成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是立足长江三角洲平原,面向国内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城市群或经济带,建设以地裂缝地质灾害(非均匀地面沉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研体系,开展缓变型地质灾害理论、监测、预警和防治技术方法研究,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打造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科研水平领先的学科队伍,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地质环境管理服务。通过“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建设,将完善国内地裂缝灾害研究机构,开拓地裂缝灾害研究领域,使学科发展紧跟社会需求。苏锡常地区需要解决的是地裂缝活动性控制与地下水资源管理相协调;华北平原当务之急则是活动性分析预测与规避技术;汾渭平原主要目标则是评价构造活动作用以及地裂缝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问题。    早在2000年,江苏地调院就在长三角苏锡常地区开展了地面沉降地质背景调查,详细刻画了区域含水层系统分布、地下水位漏斗形态、地面沉降及地裂缝分布之间的关系。在监测设施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系统,包含GPS监测点239座、基岩深标12座、分层标7组、水准控制剖面260公里,另有配套的地下水长期观测网,部分站点已实现了对灾情自动化监测和数据实时传送。    通过近10年的试验摸索,已形成了严密的地面沉降地裂缝GPS监测技术方案,通过对观测仪器、观测环境、数据处理各环节的严格控制,使测量大地高中误差可控制在±5 mm以内。从2007年起,连续5年实施地面沉降GPS静态观测,累计观测点数达395个,初步建立起了以常州南部、江阴南部、吴江南部为重点监测区,其它地区为一般监测区的整体框架,定期的监测活动为描绘地面形变场。第一次建立了兼顾弹性形变、塑性形变以及蠕变在内的地面沉降数值模型,并利用虚拟现象技术(VRT)实现了动态展示。阐述了地面沉降区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并运用GIS、人工神经网络(ANN)、灰色模型等多种手段对地裂缝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对多年工作的总结,出版了《苏锡常地裂缝》学术专著。此外,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性地面沉降(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及地裂缝监测试验,运用包括GPS、InSAR、水准测量以及自动化监测技术等方法。    下一步将加强研究平台建设,通过对现有的、新获取的有关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数据的分析,揭示缓变型地质灾害的时空演化规律,引进多方智力探究灾害成因机理,建立差异性地面沉降及地裂缝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和方案,运用到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控实践中,最终推广到全国主要地面沉降区,以提升实验室在缓变型地质灾害研究的创新能力和灾害防控的支撑引领能力。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