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漩口滑坡监测示范站初步建成

浏览次数:581  发布日期:2012-10-10  分类:防灾减灾
    漩口滑坡是受2008年汶川地震扰动严重的蠕滑型滑坡之一,汶川地震之后,该滑坡位移出现加速迹象,被四川省列为重点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了加强对漩口滑坡的专业监测、发挥先进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地质力学研究所张永双研究员、姚鑫副研究员等科研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地震扰动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防范技术综合研究与集成”及地质调查项目“龙门山及邻近构造带地震工程地质调查评价”支持下,采用多种监测技术手段,初步建成汶川震区漩口滑坡监测示范站,为地震扰动区重大地质灾害多学科技术实验研究提供了平台。 漩口滑坡位于岷江紫坪铺水库库尾、寿江入岷江口附近(图1),行政区划隶属于汶川县漩口镇集中村。滑坡平面呈半圆形,长、宽各约600米,平均坡度约15°,滑坡体积可达1000万方。漩口滑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58户居民、G213国道及紫坪铺水库的安全(图2、图3)。课题组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和观测,确认漩口滑坡具有如下开展监测研究的有利条件:(1)滑坡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与前山断裂带之间,距汶川地震震中较近(约10公里),构造位置具有代表性;(2)滑坡规模适中、蠕滑明显,预期监测效果好;(3)汶川地震余震比较频繁,便于捕捉地震扰动变形与滑体内地下水波动的关系;(4)滑坡位于紫坪铺库区,利于研究库水周期性涨落对滑体稳定性的影响;(5)滑坡距居民区较近,有利于监测仪器维护和稳定运行,便于长期监测。 根据野外地质调查、探槽及钻探工程揭露(图4),滑坡体表层为厚约2~10m的第四系松散层,向下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煤层等构成的软硬相间岩层组合,滑床为厚层状石灰岩。滑坡后缘为石炭-二叠系大理岩构成的陡峭山体斜坡,发育多处中小型崩塌体。钻探证实,该滑坡主要发育两级滑面,浅部滑面位于松散堆积层与基岩接触面,下部滑面位于须家河组碎屑岩内。滑坡体表面可明显分辨出3级平台。滑坡性质属于地震扰动及地下水波动诱发的老滑坡复活。  课题组结合地质力学研究所地质灾害野外科研实验基地建设总体规划,本着“控制风险、稳步推进、长期监测、精细研究”的原则,开展了漩口滑坡监测站方案设计与建设,着重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滑体地下水位、库区水位、降雨、地表变形和滑体内部变形等五个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站建设大致分为五阶段:第一阶段开展滑坡特征勘察与测绘,第二阶段初步建设监测基础设施、安装相关设备,第三阶段开展半自动化监测和监测站试运行,第四阶段完成自动监测系统安装与调试,第五阶段为远程接收、实时预警,开展监测技术研发与实验。 目前,漩口滑坡监测示范站建设已进入第三阶段。截至8月底,已完成钻孔8个,安装测斜管150米、水位监测管80米,建立了4个自动水位观测井、4个手动测斜观测井、1个库水位监测点,设立GPS基准站5个、GPS监测点71个,安装雨量计3个。自2012年7月开始试运行以来,已获得一批质量较高的GPS地表变形、滑体深部位移、降雨量、地下水、库水位变化观测数据(图5~10)。观测结果初步显示,滑坡的浅部滑面控制着坡面沟壑和U型洼地区附近的局部变形;位于下部的基岩滑带控制着整个滑体的蠕滑变形。 自漩口滑坡监测示范站建设以来,受到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相关领导及国内同行专家的支持与关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四川省地勘局的多位专家先后到现场指导和参观交流(图11)。目前漩口滑坡监测站已具备了滑坡半自动化监测能力,将为地震扰动区滑坡监测研究以及地方政府防治地质灾害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支撑。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