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地灾隐患点:去年治好6个 今年新增21个浏览次数:512 发布日期:2013-04-11 分类:防灾减灾 昨日上午下大雨的时候,家住广东东莞东城积善里的向女士没敢出门,跟家人躲在房间里直到大雨停息。 每逢大雨,向女士都会发现整个积善里村的小路上,特别是靠近山坡附近的路面,都流淌着一股股黄色的泥巴水。 其实,向女士所居住的积善里村后的那个小山就是遍布在全市各地36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的一个。 就在去年汛期,本报记者曾实地探访了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并为市民制作了一份详尽的“东莞地质灾害隐患地图”,更推出了一份以“都市险地突围”为主题的民生周刊,得出“东莞地质灾害隐患99%属人造”的事实。 报道一经出街,反响强烈,更引起了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的关注和批示“请市国土局和各镇街认真抓好今年地质灾害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有整治责任制及防患预案。” 时隔一年,本报记者再次回访当年探访的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看看市长批示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每逢雨季东莞频发地质灾害 汛期4月-9月间地质灾害频发时段,东莞国土资源局所有国土分局的正、副局长都要严阵以待,不能轻易离开东莞。 在最近二十多天,东莞的天气一直阴雨连连,这也就意味着东莞的雨季提前来临。 每逢大雨,每一位地质灾害监测员都会特别紧张,因为大雨天气最容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昨日,记者来到市国土资源局采访发现,负责地质灾害隐患防治工作的科室里弥漫着一股忙碌的氛围,因为新一年度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战役早已打响。 东莞国土部门坦言,去年袁宝成市长批示本报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新闻报道之后,国土部门高度重视,更勒紧了对这一工作的部署和落实。 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直言,往年5月份才会召开的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今年提早了一两个月就已经召开。就在清明假期之前,3月29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杰找来了所有国土分局的领导开了会并提早对全年东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汛期,所有国土分局的正、副局长都要严阵以待,不能轻易离开东莞,但凡离开东莞都需要先得到市国土资源局党组的批准。362处隐患威胁3239人安全 东莞目前排查出362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其中341处是去年的“旧患”,去年成功治理的6个隐患点,今年实际上新增了21处隐患点。这些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部分是因为工程施工造成的,也算“人为”。 经过三个多月的细致调查,目前东莞初步排查出了362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正在威胁着3239人的安全。其中有341处是去年的“旧患”,减去去年已经治理完成的6个隐患点,今年又新增了21处隐患点。 谈及这21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成因,并不意外,又是“人为”使然,大部分还是因为工程施工造成的。 东莞国土部门分析,这些隐患点主要就是潜在崩塌、潜在滑坡、滑坡和崩塌等四类,其中潜在崩塌最多,占据了近半壁江山,有167处,占46.1%;潜在滑坡69处,占19.1%。而崩塌有67处,占18.5%,滑坡共59处,占16.3%。 不仅如此,东莞国土部门还分析,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的地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丘陵地区,在本次普查的362个隐患点中,大多集中在虎门、寮步、凤岗、长安、大岭山、大朗、塘厦等镇街,比如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的虎门镇,有52个,寮步有40个,凤岗有34个,长安有32个,大岭山有27个,大朗有25个,塘厦有21个。 除此之外,市国土资源局还划出了4个地面沉降隐患区让生活居住在这些区域的市民警觉,分别是虎门沙角-长安镇新民地面沉降区域;麻涌镇新沙港地面沉降区;望牛墩地面沉降区和石碣地面沉降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的沿海和水乡地区。去年成功治理6处地质滑坡点 东莞可借鉴深圳的做法,设置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每年治理一批隐患点,这样可以逐步消除东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什么地质灾害隐患年年治理,但每年还依然有这么多“旧患”存在? 对此,东莞国土部门坦言,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并不容易,最难就难在资金上。 因为大多数地质灾害隐患都是“人为”施工造成的,而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就应该由实施施工的企业、村等来出钱治理。 但其实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费用比较高,一般情况下,边坡防护工程费用在数十万元至数千万元,这主要取决于边坡的规模及破坏程度。而这笔庞大的治理费用对于一个工厂或行政村来说,都难以承受。 对于这个资金难题,有专家建议东莞可以学习深圳的做法,设置一个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可以每年治理一批隐患点,相信能有效解决资金的难题,逐步消除分布在莞邑大地上的一个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值得欣慰的是,在过去的2012年东莞成功治理了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是凤岗镇黄洞水库-白玉山矿泉水水厂间滑坡;凤岗镇凤德岭村金宝贝幼儿园滑坡;樟木头镇裕丰樟园花园潜在滑坡;樟木头圩镇丽城花园潜在滑坡;樟木头镇金河工业区三期坡脚混凝土挡土墙;大朗镇圣堂实验小学潜在滑坡。东莞地质灾害隐患情况 潜在崩塌167处(46.1%) 潜在滑坡69处(19.1%) 滑坡59处(16.3%) 崩塌67处(18.5%)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