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与生态文明研讨会侧记

浏览次数:515  发布日期:2013-04-24  分类:综合信息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明确了今后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目标。今天我们召开地质调查与生态文明研讨会,目的就是聚焦生态文明,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围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这一主题,地质调查与科技工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的一席话,拉开地质调查与生态文明研讨会的序幕。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纪念第44个世界地球日启动的首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时候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究竟何为生态文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谷树忠研究员认为,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应该是本着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均衡负责的宗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为国家和民族的永续生存和发展保留和创造坚实的自然物质基础的一种现代文明形态。    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中国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谷树忠指出,我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应对能源环境生态约束、步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直言,在当前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不断加剧的情形下,现在开始生态发展,是时候了。生态文明建设挑战大于机遇     地质工作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国务院参事张洪涛说,生态文明建设,挑战与机遇并重,但就目前而言,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上升的严峻形势面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机遇。    首先,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参事王秉忱介绍说,浅层地温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利用其制冷和供暖的住房面积已达2亿平方米以上,预期“十二五”期间将达到4亿平方米,市场潜力很大。但当前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急需摸清地质情况,其规模化开发究竟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多大影响,需要地质工作者给出答案,从而为我国节能减排大业作出贡献。张洪涛则指出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他认为,页岩气的开发,必须认真研究不同页岩的性质及生成背景,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对地下结构的破坏。    其次,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环境效应。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指出,工程建设尤其是重大工程建设,如果不查明建设区的地质条件,其安全是没有保障的。地质工作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评价及监测的全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也强调,要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加强城市的全面调查和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保证城市宜居。地质工作者重任在肩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综合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如何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生态文明建设与地质工作密切相关,资源的利用,灾害的防治以及工程建设中不良地质效应的规避,都需要地质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卢耀如的一席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王秉忱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地质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双重保障。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资源环境的约束将继续加剧,地质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李廷栋院士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矿产资源、离不开生态安全、离不开环境保护。他建议,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要增加环境调查内容,尤其是开展第四纪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详细调查;在区调及相应的科学研究中要加强活动断裂带研究,尤其是活动断裂带的调查。此外,在地质公园建设过程,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这也为地质调查提出了新课题。卢耀如认为,地质调查工作要站在大区层面开展区域性、流域性的生态问题研究,针对工程建设和环境污染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研究,开展找矿过程中的地质环境效应研究及矿山开发条件研究。赵文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与群众结合起来,多听听群众的声音,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一定要注重调查研究;一定要抓好重大项目的立项、实施。张洪涛说,生态文明与资源利用文明紧密相连,促进生态文明,地质调查重任在肩,要紧密结合需求转变服务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