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应对芦山强烈地震掠影浏览次数:522 发布日期:2013-05-02 分类:防灾减灾 在地面实施应急抢险救灾,如何确保救援之手更加有效、得力,离不开天上的一双“眼睛”——航空遥感。 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中,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就借助一双“天眼”,制作出一幅幅清晰的遥感影像图,有力地支援了地面展开的抗震救灾。第一时间:人员到位,工作启动 4月20日本是双休日。8时30分11秒,刚走到航遥中心大厅的童立强收到郭兆成一条短信:“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童立强立刻加快脚步冲上三楼。很快,郭兆成也赶来了。 在航遥中心遥感部环境与灾害遥感所工作的地质科技工作者们都非常清楚,对雅安这样地质地貌特殊的地区来说,7级地震意味着什么。 他们开始训练有素地收集震区地质构造、地层资料,收集分析震前相关影像资料,力图判断出不同地区可能的受灾情况以及地震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情况。 和童立强、郭兆成一样,芦山地震发生后,航遥中心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自发地赶到单位。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大风大浪,经历过关岭、舟曲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的考验,这种应急反应已经成为职业本能。 遥感数据处理、解译人员已全部就位并明确分工:数据处理人员紧急查询到震前存档数据,迅速开展数据处理与编图工作;解译人员着手收集震区地质构造、地层资料、影像资料,并开展分析、解译。 11时,震区地质构造解译图编制完成;13时,雅安市芦山县震前遥感影像图制作完成;17时30分,芦山县、邛崃市、雨城区、天全县、宝兴县5个县市震前遥感影像图和芦山地震灾区主要水库分布图制作完成…… 当天下午14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抗震救灾工作。遥感部主任郭大海和环境所所长童立强,携带刚制作完成的芦山县震前遥感影像图及光盘数据赶到会场。 太阳还没落山,芦山县、邛崃市、雨城区、天全县、宝兴县5个县(市)的震前遥感影像图、震区地质构造遥感解译图和芦山地震灾区主要水库分布图,就都送到了部地灾应急办;中国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也派人领取了这些图件。次日,所里的科学家们就要赶赴前线。 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25日17时,航遥中心共制作各类型遥感图件27张,向各部门及单位提供资料23次,累计对外提供遥感图幅113张、成果报告18件。这些宝贵的资料,为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前方救援、余震监测、次生地质灾害调查、地震机制研究、灾民安置及后期重建选址规划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业内人都清楚,在次生地灾隐患排查中,遥感影像图具有直观、全面的特殊优越性,其作用无可替代。这次芦山地震尤其明显。因为震后,“山体裂而未垮,坡体松而未滑,危岩悬而未掉”的情况大量存在,植被发育增加了排查难度,而雨季,已经来临。如果不借助遥感影像资料,排查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会大打折扣,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灾情发生后,从多个渠道获取数据成为当务之急。地震当天,航遥中心迅速成立了综合组、数据获取组、数据处理组、遥感解译组、支撑服务与信息报送组,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数据获取组开始广泛联系各家卫星公司、空军、中科院、民政部,海量数据汹涌而来。数据处理:抽丝剥茧,以供解译 卫星或飞机传来的数据,其实是一帧帧不同分辨率的照片。数据处理人员必须从这些浩如烟海的数据中,筛选出有效数据,再通过各种技术对数据进行融合、拼接等处理,这样,才能制作出完整、清晰的遥感影像图,遥感解译人员才能对影像进行准确、到位的解译。 4月25日,记者来到专门负责卫星数据处理的航遥中心土地遥感研究所。 这个能容纳20多人的大办公室里,秩序井然,所有人都在电脑前,紧张地处理着各种影像图件。 女所长齐建伟清丽而干练,虽然连续加夜班,看上去还是精神奕奕。“也许是习惯了。”她说,除了应急抢险救灾,他们平时急活儿也很多,加夜班是家常便饭。 卫星数据处理,并不是单纯地就数据而数据。齐建伟介绍,首先要分析数据。“每种数据都不一样。数据 来了后,最重要的是仔细分析,设置合理的处理流程。对数据的分析也不能停留在数据本身,而是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灾区以往数据的分布情况,找出重点,优先处理。” 齐建伟告诉记者,卫星受天气影响比较大,传来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获取组往往要综合搜集几十种数据,数据处理组必须从中筛选出有效数据。“这项工作技术上的难度未必有多大,但工作量不容小觑。面对灾区恶劣天气条件,筛选出来10%能用就不错了。” 黑白连轴转的紧张,并不意味着忙乱。在芦山抗震救灾的卫星数据处理工作中,整个土地所的工作进展同样秩序井然。 地震发生后,10名数据处理人员得到分工后,各司其职。数据来了后,先进行初步处理,迅速提交解译人员解译,同步进行精细处理,最后将解译结果叠加精细处理后的影像,出图。每个环节丝丝相扣,人员各就各位。 “要最大化地使用资源、人员。”齐建伟深有感触,应急工作能够高效开展,得益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汶川地震时,大家都很慌乱。现在,是忙而不乱。大家经验越来越丰富,工作越来越适应。”郑雄伟说,和汶川地震时相比,芦山地震抗震救灾中的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了五六倍。 离开土地所时,办公桌上的一张婴儿照片让记者慢下了脚步。“孩子还不到8个月。领导照顾我,每天让我可以先走一会儿,到家也就晚上10点多吧。”婴儿的母亲安娜腼腆地告诉记者。 走出办公室,同行的人才告诉我,安娜就是郑雄伟的妻子。地震发生后,他们夫妻双双把班加,还在吃母乳的孩子只能日夜都由老人看管了。遥感解译:人命关天,以人为本 童立强和郭兆成,是国内一流的遥感影像图解译专家。汶川地震时,童立强三天三夜没合眼,40天没回过家;还在读博士的郭兆成也被老师叫来工作,老师说:“你得来。这项工作利国利民。” 芦山地震发生后,两个人第一时间赶到办公室,就此开始了夜以继日的遥感解译工作。 遥感解译,听起来颇为神秘。郭兆成解释,解译工作确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综合了经验和多项专业知识。“经验很重要,但同样要参考对比很多资料,比如地质图、地图、三维地形图等。灾害更是一个复杂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在遥感解译中,难免会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怎么办?“我们下结论很慎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从灾害角度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人命关天啊。”童立强说,“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幅影像图,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理解、认识。”他的话,顿时让记者感觉科学、严谨的遥感解译折射出温暖的人文情怀。 郭兆成举了个例子:“宝兴县上游永富乡有一条治理过的的泥石流沟,从地震影响的角度判断,没有被列为排查对象。但我们昨天得到航片后,从图上看,当地有一个矿,由于采矿弃土堆放不规范,在泥石流沟里增加了很多采矿碎屑,也就是增加了泥石流的物源,而且当地坡度很陡,我们认为很危险,赶紧上报。” “后来殷跃平给我发短信,说这个点提得非常好。”童立强说。殷跃平是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总工程师、国际滑坡协会副主席,是我国最优秀的地灾防治专家之一。 童立强说,目前,他们大概完成了重灾区12个乡镇的遥感解译图,正按照前方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的解译工作。 GIS室的所长王建超也在环境所。和土地所一样,GIS室职责也是进行数据处理,不同的是,他们处理的是航拍数据。经过了汶川地震的历炼,5年间航拍工作的进步令王建超感慨颇多:“那次主要是大飞机航拍,无人机很少。这次不同,无人机特别多。大小飞机各有优势,小飞机灵活、快,分辨率也不错,很适合小范围航拍。比如这次对双石镇的航拍。大飞机因为需要一定的高度,反而不如小飞机效果好。”王建超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卫星和大小飞机真正实现了集成利用,高、中、低空立体观测,对地观测手段、方法、兵种齐全,体现了对地观测能力的快速发展。 在郭兆成桌子上,记者看到写了满满两页流程图。这是他对本次工作的流程总结。正是有了这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航遥人,才有了今日航遥高效的应急能力。 经历过一次次灾难的考验、磨练,国土资源航空遥感物探中心的应急能力在迅速提升。航遥人应对灾难,更加从容、有力。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