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一地质大队汛期地灾抢险纪实

浏览次数:533  发布日期:2013-06-05  分类:防灾减灾
    5月22日凌晨3时至上午9时左右,广东省珠海地区普降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其中香洲区平均降雨量达280毫米,局部地区最大降雨量达480毫米。从今年3月以来,连续两个多月的降水,已经使山坡土体含水量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这场特大暴雨,接连引发了珠海市华南名宇1栋后山岩石崩塌、香柠花园一街41栋后山滑坡、南屏中学后山滑坡、胡湾里二街地面塌陷、北山叠石山庄泥石流、东澳岛环岛路沿线崩塌等地质灾害。仅23日上午,珠海市国土资源部门接报的地灾点就达到了63处。这次全市大范围发生地质灾害,是珠海近年来“受伤”最严重的一次。    灾情就是命令。作为珠海市地质灾害专业应急救援中的主要力量,广东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广东省珠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出动所有的地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赶赴地灾现场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协助珠海市政府部门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由于5月22日当天发生的地灾点多面广,珠海全市六区均有发生,以香洲区最为严重。地质一队将技术人员分为4个地灾应急调查小组,由总工程师艾康洪、地质调查所所长曾新雄等带队,根据地灾发生的轻重缓急程度,分别随同珠海市国土资源部门及各区政府相关人员赶赴香洲、斗门、横琴及万山区海岛等地开展应急调查处置工作。    最为严重的是华南名宇海岸南山1号楼西侧山体崩塌。事发当日凌晨6时半左右,山石夹着泥沙滚落下山,造成坡脚小区停车位上14台小汽车被掩埋或砸坏,直接经济损失估计300万元,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上午7时许,艾康洪接到电话后,顾不上吃早餐,立即召集技术人员,顶着大暴雨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害现场。到现场后,技术人员们冒着山体再次崩塌的危险,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现场调查,岩体坡高约15米,崩塌面积约150平方米,厚度2~4米,体积约600立方米,规模为中型,地灾危害程度和危险性均大。针对现场情况,地质一队提出了应急处置办法,立即疏散周边车辆和人员,拉设警戒线,着手在崩塌区域构筑围挡结构,对崩塌山体及周边区域边坡进行密切监测预警,谨防新的灾害发生。鉴于数台小汽车被岩石砸坏,汽油发生泄露,要求安排消防车进驻现场,以防万一;并建议尽快组织对该地灾点进行勘查设计,抓紧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为抓紧时间对已发生的地灾点进行应急处置,地质一队地灾应急调查小组调查完一处地灾点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处。即使汗水浸湿了头发,雨水淋湿了衣衫,泥土弄脏了鞋袜,在他们眼里,全然看不到这些。他们看到的,是群众焦急、不安、担忧的眼神。尽快解除险情,让群众的心安稳下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是支撑技术人员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动力。22日、23日两天内,地质一队应急调查小组的技术人员们进社区、跑郊野、钻山林、上海岛,查看完了全市63处地灾点,根据地灾现场的不同特征,分别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使全部地灾点暂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在基本掌握了“5·22”全市地灾点的具体位置、类型、灾情等情况后,24日、25日两天内,地质一队地灾应急调查小组又对全市地灾隐患点及其周边地带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巡查排查,对地灾的动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并对22日发生的63处地灾点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出具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提出地灾危险性评估和灾后治理建议等。    风雨过后现彩虹。经过连续四天的奋战和冒雨紧张奔波,地灾应急处置工作成效明显,但地质一队地灾应急调查小组所有人员心里绷紧的那根弦,并没有松下来。因为,汛期还未结束,台风季节即将来临,在暴雨冲刷下,随时都有可能继续发生新的地灾或是使地灾点灾情扩大。地质一队将继续严阵以待,勇当地灾抢险先行军,配合珠海市政府部门坚决打赢汛期地灾防治这场硬仗。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