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地灾防治工作浏览次数:494 发布日期:2014-04-21 分类:防灾减灾 3月31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暨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自律宣言》等有关文件,各位代表在行业自律宣言栏上签名。 《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已从17.9%提高到52.6%,几乎是世界城市化同期进展速度的两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表明,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显然,城镇化无疑是今后10多年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头戏”,并将作为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一大主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灾多发的广大山区,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正面临地质环境尤其是地灾的严峻考验,出现了许多高风险甚至是不设防的城市和村镇。山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地灾防治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不合理的城镇化,是山区地灾的一大诱因。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山区,地灾高风险的城镇非常多。如四川省丹巴县城,当时还是一个仅有数十间低矮房屋的小村庄,这些小房屋错落地集中在山前靠河的一小片平地上,即古滑坡体上。而如今,丹巴县城的山前平地早已被各类建筑物占满,滑坡体上的8层楼房比比皆是。在生存空间格外狭小的山区,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人们没有地方可去,只能一边挤上河道,一边往山上扩张。 在中西部地区,因不合理的城镇建设而诱发了滑坡泥石流等地灾。在甘肃武都,有的房屋甚至直接建在开裂的滑坡体上,十分惊险;在云南昭通,许多城镇则直接坐落在滑坡体上,房屋的桩基甚至没有抗滑设施;在西南山区的许多地方,很多建筑物成片地盖在江边的松散堆积体上,一旦遭遇洪水,房屋下部很容易被掏空,其命运可想而知。 这些年,我国山区城镇发展速度很快。由于山区城镇建设用地明显不足,就只能往山坡上走,往城镇后面的深沟里走,前者导致了比较普遍的切坡,后者则把原来山洪泥石流的排泄沟道挤占。 近年来,导致地灾发生的人为活动因素占到了50%至60%以上。如果不能保证把地质工作尤其是地灾防治工作与城镇化进程密切结合,那么大兴土木工程必定会诱发大量的地灾。 从规划入手,加强山区城镇地灾的风险管理。未来20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进程的主战场。这意味着,中西部山区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还会提升,这也为地灾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必须从最初的城镇规划入手,千万不能“不设防。” 新型城镇化要从根本上走出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误区,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地质安全是城镇化建设基础的基础。要加强对山区城镇地灾的风险管理,开展承载力评价,调整重建城镇功能,在城市建设、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强制性地进行标准化的地灾危险性评估,并向综合地质环境评估转变。 近年来,我国在中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地质安全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如计划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31%的四川省甘孜州,2013年提出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城镇最急需的规划入手,着力避开地灾隐患点,从空间结构上依山就势,顺应地形,科学选址,避让地灾隐患点、地震断裂带等灾害地形。 在四川芦山地震重灾区的宝兴县城兴建中,工程建设与地质工作密切结合的重建规划已经完成,按照地灾等地质环境风险程度,划分了禁建区、限建区、宜建区,之后的建设审批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管理。所以,城镇化建设必须开展承载力评价,并据此调整城镇各个区域的功能,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监测预警现代化,为山区城镇化减灾防灾提供支撑。2010年8月8日,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将美丽的甘肃舟曲无情地撕裂: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摧毁房屋,吞噬了1700多条鲜活的生命。 舟曲是一个地灾高风险的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对地灾防治工作而言至少可以得出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对城镇周围地质环境的调查不够,必须从更大尺度上加大基础地质工作。二是必须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城镇附近三四千米高山进行监测。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现在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过快,许多城镇甚至没有详细的工程地质图,勘查程度也不够。在一些地区,许多隐藏在深沟中的泥石流物源没有查清,当然也无从在整治物源沟道、加大导水能力等方面加强治理,这也是汶川县城、高川、清平等地的灾后重建工程和一些集镇中,每年汛期不同程度遭受地灾危害的一个原因。 二是群测群防是地灾防治的重要手段,但在地质条件复杂的人口密集区,必须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特别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大量山体被震裂震松,更要加强高位泥石流和滑坡——碎屑流的监测预警和防范。 三是建立减灾防灾的技术标准体系至关重要。地灾调查要从“视线内”拓展到“视线外”,滑坡泥石流治理要密切结合城镇化建设,地灾调查方法、治理思路与以前会有所不同。随着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更新,山区地灾的损失会大大减轻。 推广“防灾兴利”技术,从单纯避让到科学利用灾害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地灾防治应尽快全面进入“防灾兴利”新阶段,即由单纯的避让灾害到科学利用灾害体等。我国有300多个城镇坐落在相对平缓的滑坡台地上,由于难以异地选址,存在整体滑动的灾难隐患,特别是在三峡库区,江河水位长期变动,近百个滑坡城镇的地质安全备受重视。 经过探索与实践,三峡库区地灾防治示范工程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就地后靠,平地上山,是三峡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防治就地后靠城镇存在或出现的滑坡灾害,一个值得推广的经验就是结合库岸防护和港口建设,对滑坡体进行减载压脚和综合治理的同时,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即:挖除滑坡体上部的岩土体,减少上部岩土体重量造成的下滑力;在滑坡中部采用锚索格构护坡,稳定滑坡;在滑坡前缘采用弃渣回填压脚,加固滑坡形成平台,作为建设用地。 三峡库区的兴山、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等县区在暴雨期间,由于弃渣的不合理堆放引发了人工泥石流和滑坡,对道路、企业、房屋等造成了危害。现在,这些弃渣也成了地灾防治工程的原料——形成高达50余米的超高加筋土挡墙,为山区城市沟谷型地灾“防灾兴利”提供了新方法。 滑坡体可以通过治理得到利用,泥石流冲沟也可通过治理改造成开阔的平地。如今,多种山区城市沟谷型地灾“防灾兴利”新技术,已经在西部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这些新技术,其亮点就在于人们不仅能控制灾害,还能化害为利。现在,许多山区都关注低丘缓坡的应用。显然,这些新技术也能在低丘缓坡的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防灾兴利”技术走的就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系国土资源部地灾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中国地灾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