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质调查数据体系应持续更新

浏览次数:508  发布日期:2014-04-29  分类:信息化
    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以社会化服务为目标,以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工作,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一是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组织研发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数据采集、建库、处理、成果表达等全过程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建立了地质调查行业3S应用的技术框架,有效促进了遥感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二是积累了海量地质调查数据,基本形成了横向覆盖各专业领域、纵向跨越多比例尺的国家基础性地质数据库体系,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地球科学研究、区域与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是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地质调查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化服务平台,扩大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能力,加快了服务效率。 四是构建了覆盖国家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地质调查主干网,在网络安全、数据存储、语音、视频、数据实时传输等方面得到极大提升。 五是开发建设了地质工作部署管理、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装备管理、预算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地质调查生产调度指挥可视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志着现代化管理平台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和国内相关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某些方面也存在距离。如:地质调查信息化与地质调查工作的融合度不强,地质信息服务的集合度和规模化不明显,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技术上的、理念上的,也有机制上的。 地质调查工作是信息高度集成和综合的过程,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会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汇集,更有新的信息产生,必须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地质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及合理的部署,然后进行信息综合处理,为各类信息提供海量存储,为多源、异构信息的多目标综合分析和管理提供分布网络操作环境,为各级政府部门及广泛的专业单位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提供高速有效的数据通道;为全社会提供信息社会化服务。 在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在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结合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与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实现地质调查工作全流程信息化。实现野外调查、数据传输、数据处理、评价预测、业务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维可视化,实现传统地质调查工作体系向数字地质调查工作体系的转变。 二是以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卫星导航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为基础,全面开展地质调查部署管理、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建设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与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地质调查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化,提升地质调查业务综合管理水平。 三是结合大数据、智能挖掘、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地质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综合集成信息产品开发,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满足社会各界对地质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开展地质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多级结点组成的地质信息服务集群化体系,实现良性运行,提升地质信息服务的集合度、规模化和高效化。 四是提升地质调查信息化支撑能力。开展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建设,以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地质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健全完善地质调查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具备数据、视频、语音高速传输的综合网络传输服务系统,形成较为完善、可持续更新的国家地质数据体系,实现地质调查数据与信息的有效积累、集成整合和动态更新,提升地质信息的可持续更新能力和支撑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的能力。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