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印江县革底村“7·17”特大山体滑坡成功避让

浏览次数:512  发布日期:2014-08-22  分类:防灾减灾
图为 8 月 5 日,印江县木黄镇革底村滑坡现场。  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地动山摇,有些房子淹没在滑坡体里,有些房子被滑坡体裹挟下滑到半山腰甚至山底……8月5日,当王德修回忆起7月17凌晨发生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滑坡时,依然神情紧张。  王德修是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革底村的村党支部书记。7月17日凌晨4时30分左右,革底村发生山体滑坡,顷刻间把152栋房屋掩埋或冲走。该滑坡体长800米、宽500米、平均厚约6米,体积达到240万立方米。据国土资源部门专家实地调查,认定这是今年以来贵州省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山体滑坡。  所幸的是,滑坡发生前,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到位,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革底村275名在家的老乡全部被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成功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时间回到7月13日晚上,印江县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304省道被洪水冲断,路基多处塌方……面对险情,木黄镇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当地安监站、交管站、水利站、国土资源所、派出所等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对全镇沿河两岸的村寨、低洼地带、易滑坡山体路段开展逐一巡查。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全镇干部群众发出预警信息,要求全力做好防洪、防地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降雨一直持续到7月16日早晨,木黄镇革底村4组村民王德尧发现自家房屋出现多处裂缝。接到报告后,王德修开着自己的面包车赶往四组,由于村里的路被洪水冲断,他只好下车冒雨从三组一路徒步前行。王德修发现,一些树已倾斜,路上也出现多条裂缝,于是马上将情况向镇里报告。 接到报告,正在星光村组织抢修河堤的镇党委书记杨天贵迅速带领相关人员赶赴革底村,逐家逐户进行排查。发现三、四组已有多户房屋出现裂缝并有扩大趋势,杨天贵立即组织群众疏散,将三、四组的村民转移到村委会,五、六组转移到村里的学校。由于村里留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杨天贵迅速组织年轻人帮助转移,硬是将不愿撤离的80多岁老人背离了灾害点。 当天下午14时30分,革底村275名在家的老乡全部转移完毕。  与此同时,印江县委、县政府也接到木黄镇革底村的报告,并紧急集结了人武部、武警、消防、国土资源等单位的近百人组成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开着挖掘机,带着铁锹等工具,打通了通往木黄镇的生命线。“由于通往木黄镇的三条道路多处塌方,抢险队员不得不绕道板溪、天堂方向进入木黄镇,直到晚上18时,抢险救援队伍才抵达革底村。平时只有1小时的路程,却用了近8个小时才到达。”印江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旷永高说。  到达现场后, 印江县副县长江旭仔细了解情况后,迅速成立转移安置、巡查观测、通讯保障、治安维护等小组,并组织村里的年轻人晚上轮流巡查。晚上22时30分左右,巡查人员发现学校操场出现裂缝,大量积雨快速下渗,立刻将已经安置在学校的80多人向村委会、茶场转移。7月17日凌晨1时,人员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7月17日凌晨4时30分, 革底村三、四、五、六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滑坡体体积达到240万立方米,顷刻间152栋房屋被冲毁,成为了一片废墟。  灾情发生后,印江县第一时间启动了灾害处置应急预案,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给受灾村民发放大米、食用油、方便面、棉被等救灾物资,并将受灾村民安置在当地新建的廉租房内,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8月5日,记者在滑坡现场看到,挖掘机等设备正对滑坡形成的堰塞湖进行开挖疏浚,当地政府组织人员对一些被冲毁的房屋进行搜索。镇长吴仲勇说:“在山体滑坡稳定后的第五天,镇里组织人员对一些村民家的物资进行了抢救,目前已清理出现金10万多元。”  据江旭介绍,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目前县里正在选点,并整合了各方面资金,预计新的革底村将在不久后开工建设。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