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汶川地震灾区浏览次数:266 发布日期:2015-01-15 分类:防灾减灾黄润秋教授(前左二)在北川指导抗震救灾。 尼克·伦格斯在野外指导学生。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成都理工大学送来了两项喜讯:由该校教师黄润秋教授历时6年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都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荷兰籍学者尼克·伦格斯(NiekRengers)获得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近10年来,他帮助并推动建立了一套适宜于中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体系,为我国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致力于我国西南地区地灾治理,黄润秋及其团队10年内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也是黄润秋教授及其团队10年内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年,他主持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就曾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今年获奖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关注的依然是地灾防治这项关乎人民安危、社会稳定的大事。这项成果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重大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并在《自然》《地球科学》等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60余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作为工程地质学家,黄润秋教授及其团队科研工作的区域大多是我国西南、西北自然条件较差的高山峡谷地区。为查清与大型工程建设有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多年来,他们每年都坚持长时间的野外工作,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足迹遍布西部地区的山山水水,信念唯有一个——为大型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为防灾减灾事业拼搏奉献。 对汶川地震地灾开展系统研究,为灾后科学重建、提高我国广大高地震风险山区地灾防治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黄润秋教授及其团队意识到,如果紧紧抓住汶川地震这一极震事件并将其作为地震天然试验场,对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丰富和提升人类对强震触发地质灾害认知水平的需要,也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科学重建的需要,更是提高我国广大高地震风险山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行长期减灾防灾的需要。 知易行难,真正要做好这项研究却一点也不简单。“汶川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和独特,其现象和科学内涵远远超出了原有认识。”团队成员许强教授介绍说,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点不仅分布范围广,数量还特别巨大,仅7度以上的重灾区就达10万平方公里左右,多数分布在高山峡谷和陡峭的斜坡部位,现场调查难度极大。尽管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有多人受伤,但科研团队并没有丝毫退缩,先后派出千余人次赴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数据。 不仅调查难度大,研究难度同样极具挑战。 因为汶川地震发生在地形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龙门山区,再加上其特殊的构造背景,强震过程中斜坡的动力响应和成灾机理异常复杂,导致其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就变得极为复杂。黄润秋介绍,为了研究强震条件下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他带领团队坚持了长达5年的斜坡地震动响应现场监测;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大型振动台试验,模拟工况上百个,采集试验数据超过1万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耗时数年之久。 幸而,成果是丰硕的。 黄润秋及其科研团队通过系统调查,及时获得了地震滑坡分布的基础信息;提出了以“发震断层效应”、“地形地貌效应”为主导的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系统揭示了汶川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和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复杂斜坡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强震大型滑坡形成机理;建立和发展了震区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测模型和灾害治理新技术。该成果不仅提升了对强震地质灾害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支撑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选址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也在2013年的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及若干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手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的黄润秋脸上绽放着笑容。笑容的背后是对科学的执着和对信念的坚守,今年由他倡导并担任主席的全球性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组织——国际巨型滑坡研究会将于5月在成都举行“第四届强震地质灾害长期效应”的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20余个国家的地球科学家聚集成都。全球强震触发的巨型滑坡的研究,又将成为黄润秋及其团队下一个攻克的目标。 把欧洲成熟的地灾风险评估概念、规范体系和实践案例带进中国,并在汶川地震灾区得到应用实践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设立于1994年,1995年开始评奖,主要授予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公民或组织。尼克·伦格斯获得这一殊荣,也是目前四川省内高校中首位获此殊荣的外国学者。 尼克教授1939年出生,自1990年作为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委员来访中国后,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长期致力于推动中欧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从2004年开始,他开始与中国地质学家开始紧密合作,2006年起正式担任成都理工大学特聘客座教授,与该校地灾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亲密无间的合作。 作为四川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每年都会在我国呆上四个月左右,不仅把欧洲成熟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概念、规范体系和实践案例带到中国,也甘为人梯,积极指导中国的研究生们。据不完全统计,受其指导过的中国学生累计达2000余人。作为尼克教授指导过的首批学生,成都理工大学博士李为乐主要从事高精度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和风险分析工作,已多次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演讲,开始逐渐走上国际学术舞台。 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尼克教授怀着对四川人民的深厚感情,竭尽全力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工作中。在他的指导下,成都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夜奋战,第一时间构建了震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及GIS分析方法,编制了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图危险性评价图,这些成果也被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和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而尼克本人更是不顾自己70岁的高龄,多次带领成都理工大学的青年科学考察队对重灾区的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及灾后特大泥石流灾害进行野外调查,为灾区的减灾防治规划和工程治理提出了大量科学咨询建议。 汶川地震后,尼克教授组织协调在成都理工大学相继召开了国际地质与地灾研讨会、中国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最新进展专家研讨会、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和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分享了国内外专家在应对地震地灾方面的合作研究和交流,不仅为震区的灾害治理和恢复重建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也提升了中国工程地质学家的国际影响力。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