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传播防灾知识的使者

浏览次数:528  发布日期:2015-05-14  分类:防灾减灾
 5月6日下午,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联合承办的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演练系列活动,走进云南省楚雄州州立楚雄市民族小学。  这只是系列活动的一站。4月28日~5月11日,这场主题宣传演练系列活动马不停蹄,走进全国各地多所学校。“我们想尽微薄之力,一点点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孩子们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防灾避险能力。”主办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灾害很危险,但知道怎么应对,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很无助,尤其是孩子们。“如果能有避险意识,并掌握一些防灾避险的基本技能,孩子们就能在灾害中保护自己。”主办方工作人员道出“选战”学校的初衷。  五个省份,五所学校,全都处在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地区。“多给孩子们讲一堂安全课,多进行一次防灾避险演练,孩子们面对灾难生存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同行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武雄说。  普永军是州立楚雄市民族小学的安全管理员,他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因为地处深山,学校很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每天都有5分钟的安全课,每周都要举行一次地震疏散应急演练。去年9月一个周一的晚上22时左右,学校有9名教职员工在开例会,突然脚下晃了起来。意识到是地震,所有人冲向学生宿舍,打算先疏散学生。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师们跑到学生宿舍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做好了撤离准备,看老师一到,便有序疏散到操场上。“好在只是一次小震,没有危险,孩子们很快又回去休息。”普永军告诉记者:“你看,灾害很危险,但知道怎么应对,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教育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  5月8日下午,在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呜、呜、呜”的警报声长鸣,1500多名师生手里拿着课本或书包顶在头上,以专业的姿势快速跑向操场列队集合。  “2分56秒,比4月的演练要快一些,大家要继续努力。”校长在主席台上大声说。  每到一地,主办方都会举行一次防灾演练,办一场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还会给孩子们发放防灾减灾书籍、音像制品和应急包,和孩子们互动,以书包和文具作为奖励,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马晓素是青海省化隆县巴燕初级中学(回族女子中学)初二七班的学生。虽然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防灾演练,但她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地灾。在培训课上,看到老师播放的崩塌和泥石流发生时的视频画面,她很震撼,对地灾又多了一分敬畏。  李健华家住在紫溪镇岔河村委会,从学校步行回家要一个多小时。学校里的很多孩子也都住在那里。在孩子们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就曾发生过几次规模不大的泥石流。“培训老师告诉我们,遇到泥石流要往两边的高处跑。”小家伙的普通话虽然不怎么流利,但说起泥石流,嗓门大了三分。  说起演练的感受,马晓素和李健华两个孩子的答案出奇地相似:“每次收获都很大,而且每次都会把学到的防灾知识带回家,教给父母和亲人。”  “这是我们把活动选在学校进行的另外一个原因。”主办方负责人告诉记者,“每次培训的人数最多不过千人,但如果孩子们能成为传播防灾减灾知识的使者,就达到了教育一人、受益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人人都来搭把手”  来到州立楚雄市民族小学的时候,负责给孩子们讲课的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副教授程先锋,正带领学校安全管理员普永军在学校周边进行地灾隐患排查。  “学校建在两条沟鞍部,地势相对平缓,但周围有一些陡坎,土比较疏松,最好建一些护坡来保护。”程先锋说道,“靠路边的排水沟不能堵塞,一定要定期清理以保持畅通,否则雨量大的时候,水对陡坎的冲击太大,会发生危险。”  绕到另一侧,发现一处山体被人为削了坡。普永军解释,这里打算给学生建一处勤工俭学基地。“最好赶紧把树种上。这里的一草一木对山体都有保护作用,最好不要动。”程先锋提醒。  “保护孩子免受灾害威胁,不能只靠学校自己,也不能只靠国土资源部门,更不能只靠举办一两次活动,而是需要全社会人人都来搭把手,常抓不懈。”主办方负责人感慨。  秭归的活动正是在这一点上让记者印象颇深。  活动规模不大,却吸引了多方参与。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秭归县政府是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除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还包括秭归县科技局、教育局、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协办单位则包括秭归县应急办、公安局、消防大队、民政局、卫计局和秭归县人民医院。几乎所有与防灾减灾相关的单位,全都参与其中。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