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质五队抗台风抢险救灾侧记

浏览次数:481  发布日期:2015-10-15  分类:防灾减灾
     国庆黄金周期间,第22号强台风“彩虹”来势汹汹地扑向广东省湛江市,这是自1949年以来历年10月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受“彩虹”外围环流影响,肇庆市、云浮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作为肇庆市、云浮市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支撑单位的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迅速启动了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3个应急小组第一时间赶赴云浮、高要、广宁等受台风影响的重灾区,同时出动技术人员30余人次,配合地方政府开展了地灾处置和应急调查工作,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未雨绸缪,应急队伍提前待命  “彩虹”登陆期间正值国庆节假期,按照以往台风过后强降雨极易引发大量次生地质灾害的情况,第五地质大队的领导张锦元、黎学平一直密切关注着台风动向。10月4日,肇庆市发布台风黄色预警,队领导立即部署大队内部的防台抗台工作,要求大队地灾应急专家取消休假,迅速上岗到位,随时待命,以确保出现险情和灾情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支援。  正值国庆节长假期间,地灾专家们有的身在外地,有的已有假期安排,还有的正同家人团聚。但是,大家在接到应急命令后纷纷返回岗位,准备迎接这一场异乎寻常的“突击考试”!  该队地环所所长温永文早已计划好利用这次国庆节长假带家人去湖南自驾游。当他收到队领导的通知后,立即跟家人沟通并取消了这次休假。黎学平、张德维、梁强新、梁琳琅等都放弃了休假,返回了工作岗位。  “你们能及时赶到,我心里踏实多了”  受强台风“彩虹”影响,10月3日~10月5日,云浮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受洪水浸泡,郁南县宋桂河出现多处险情。凌晨3点,一段约300米长的河堤突然发生垮塌。天阴沉着,雨一直下,水位不断暴涨,圩镇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万分危急。  “宋桂河河堤发生部分垮塌,请求支援……”10月6日早上7点,在接到云浮市国土资源局通知后,副大队长黎学平、地灾专家张德维冒着暴雨立即奔赴一线,为灾区提供应急抢险技术支持。刚一抵达受灾现场,正在部署工作的云浮市市委书记庞国梅便紧紧握住黎学平的手说:“你们是专家且经验丰富,能及时赶到我心里就有底了,也踏实多了”。  在现场,云浮市市委书记庞国梅、副市长金圣宏组织水利、国土资源、武警等部门工作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宋桂河排险的具体方案。第五地质大队的地灾专家在详细查看了现场后快速做出判断——首先用沙包快速封堵管涌,然后用挖掘机、推土机进行反压。在武警官兵的顽强拼搏和乡镇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出现险情的堤段被加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管涌险情也初步得到控制。  下午2点,在匆匆吃过午饭后,2名地灾专家兵分两路——一人奔赴南江河险情现场,此时南江河水位暴涨,出现多处管涌,部分堤段出现险情,随时可能引发溃堤,亟需应急处置;另一名专家则奔赴云浮城区,因为当地一处建筑发生滑坡,造成挡土墙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这个假期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这个假期对于地环所所长温永文来说颇为难忘,在两天的时间里他不分昼夜辗转于广宁、高要两地5个乡村,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地灾应急处置工作。他说:“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充实,也特别有意义。”  受强台风“彩虹”影响,广宁县普遍出现连续性强降雨,县内多处由于强降雨作用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抢险过程中,由于人员有限、灾点众多,为了尽快调查、尽早排除隐患,抢险分队昼夜兼程,冒着暴雨往返于灾害点。  10月5日,调查小组冒雨在广宁县江屯镇新坑村奋战了一天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广宁县。这一天他们要完成3个村庄灾害点的应急抢险工作,任务比较艰巨。  此时的乡村由于暴雨而引发山洪、山体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造成路面塌陷、公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为了尽快进入受灾点,温永文、梁琳琅无暇顾及汗水浸湿的头发、雨水淋湿的衣衫、泥土弄脏的鞋袜,挽起裤腿趟着水赶往受灾地点。每次赶往一个塌方点常常要步行1个~2个多小时,每到一处他们立即定位置、问情况、量距离、算方量、定危险区,并告诉当地村民防灾注意事项。  整整一天的时间,抢险队员都在进行调查工作,尽管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手脚都磨出了血泡,但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歇一歇。当所有工作结束时天已黑了,大家冒着大雨踏上回家的路。大雨中,车辆行驶在盘山公路上,道路泥泞湿滑非常危险,队员们一路跌跌撞撞直到深夜12点多才安全到家。“参加过这么多次应急抢险任务,这一次算是比较艰苦的。”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地环所所长温永文仍然心有余悸。  短暂的强台风、罕见的强暴雨、连续两天两夜的顽强作战,广东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的地勘人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向当地政府交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虽然目前大雨已停,但是他们仍然在密切关注着雨后地质灾害发展形势,时刻待命,积极努力做好地质灾害险情应急处置工作,为当地政府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有效的应急技术支撑,为群众排忧解难。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