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调院 地裂缝灾害研究任重而道远

浏览次数:562  发布日期:2017-09-06  分类:各省动态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国土资源部也将进一步做好城市地质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灾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威胁之一。因此,研究防治地裂缝地质灾害任重而道远。     什么是“地裂缝”?     “地裂缝”顾名思义,为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地裂缝灾害是指这种地表破坏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地裂缝的成因     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有构造成因、非构造成因以及两者复合成因等多种学说,其本质是不均匀地面沉降在局部地段引发的地表开裂。在苏锡常地区,主要为地下水开采-基岩潜山型的地裂缝。上世纪80-90年代,苏锡常地区大面积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现象,90年代末,在地面沉降差异性较大或基岩潜山处发生了地裂缝。     地裂缝的监测及现状     苏锡常地区是地裂缝监测和防治工作开展最早、研究水平较高、监测网络最完备的地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起,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就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25处地裂缝进行了详细勘察,建立了典型地裂缝监测设施,获取了地裂缝形变系列数据。2016年,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建成挂牌,对地裂缝的监测和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目前,苏锡常地区部分地裂缝由于地方城镇发展,已看不到任何迹象,有的地裂缝虽然还保留了地表迹象,但是目前已监测不到变化,有的地裂缝仍在活动,只是近年来活动性不断减弱。     未来的地裂缝灾害可能发生么?     在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灾害目前处于一个不发生不发展的状态,但是一旦跨缝开发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如地铁、高层建筑等,或者恢复地下水开采,就可能触发“开关”,再次激活地裂缝。一些目前没有发现地裂缝的地区,由于其地质环境条件具备了发育地裂缝的可能性,当人类贸然进行开发建设,也会造成新的地裂缝灾害。     如何规避地裂缝灾害?     人力几乎无法阻止地裂缝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城镇规划中尽量规避地裂缝灾害。构造特殊地段是地裂缝高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合理避让构造突变地段,如潜山、构造阶地等。在地裂缝灾害易发的地区进行建设时,要进行详细的地裂缝场地勘察,确定主、次裂缝准确位置。其次应该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开采。     在已经发生地裂缝灾害的地区,可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同时,设置各种监测点,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      工程师们为我们做了什么?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苏锡常地区对地裂缝进行了非常深入精细化的研究。根据地裂缝的成因模式及成因机理,并基于基底起伏、含水系统结构及地下水开采所引起的地面沉降等因素,划分了4个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分区、3个地裂缝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及4个地裂缝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这个易发区的划分为城市规划提供了辅助,无锡市新城区的选址方案为避免地裂缝灾害进行了调整。     地面沉降引起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路面起伏不平,实验室凭借翔实的监测数据和科学的地质推论,给出了明确的铁路沿线危险区段界线和风险程度评述,在京沪高铁、宁沪城际、西气东输管线建设中对工程方案提出了建议。     工程师还要做什么?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建设不能因为地裂缝灾害的潜在威胁而“因噎废食”,灾区的农村城镇化改造正面临难题。科学地评价每一条裂缝带的危险,详细勘察灾区的地质情况,设置地下水水位红线,从建设成本和预期收益两方面开展综合分析,为城镇的地上地下建设献言献策是未来的重点。研究防治地裂缝地质灾害任重而道远。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