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参加中国地质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浏览次数:594  发布日期:2017-10-23  分类:单位动态
   10 月 11 日至 13 日,中国地质学会 2017 年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同期,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以 “ 推动减灾科技创新,保障民生发展安全 ” 为主题召开了减灾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会。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七名专家应邀做大会主题报告和地质灾害专题报告。  殷跃平同志以 “ 高速远程灾害滑坡研究及防治对策 ” 为题目做了大会主题报告。温铭生、魏云杰、王立朝、王文沛、苏永超和梁宏锟几位同志分别向分会作了题为《四川茂县地质灾害与启示》、《堵溃型土质滑坡成灾模式及早期识别》、《兰州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考虑场地效应的高陡岩质斜坡地震失稳机制研究》、《青川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方法与应用》和《动漫在地学科普产品中的推广与应用》的学术交流报告。    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大学、四川省地质调查院、重庆 208 地质队、布鲁克 ( 成都 ) 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位专家学者围绕高陡岩体压裂溃屈失稳机制、秦巴山区某降水弃渣型泥石流沟致灾模式及风险评价、南京典型间歇性蠕动滑坡滑动机制及防治技术研究、基于高分影像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编图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巫峡特大危岩早期识别与风险评价、危岩落石柔性防护系统的技术标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学术发言。    经过与参会专家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近几年发生的大型、特大型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急需创新地质灾害防治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和工作模式。在灾害机理研究方面,传统的静力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灾害防治的需求,要逐渐向动力学方法拓展,针对灾害运动全过程的机理进行研究;在地质灾害调查等,应加强 “ 空 — 天 — 地 ” 一体化的技术研发与推广,特别是对高陡山区应推广 InSAR 、 LiDAR 、无人机和地基雷达等方法;在工作模式上,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精细调查。   向大会作报告院(中心)专家合影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