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召开

浏览次数:594  发布日期:2018-12-28  分类:单位动态
    2018年12月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作总结及经验交流会。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胡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院长(主任)马军主持会议。     会上,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传正应邀作了题为《关于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理论建设的思考》的主题报告,西藏、四川、甘肃、贵州四省代表分别介绍了“两江”滑坡堰塞湖灾害应急处置、地质灾害典型避险经验、重大地灾险情处置、地质灾害防治大数据平台等方面的做法,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地质灾害防治部门4位负责同志分析了全国重大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典型地质灾害成因、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的思路,并与大家深入交流。7家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针对国土卫星遥感监测、边坡雷达技术现状、北斗云物联网监测实践、InSAR技术智能化、“类壤土基质”技术应用、“专群结合”监测预警体系信息传递等地质灾害防治及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向会议作了主题报告。     会议指出,2018年是国家机构改革的起始之年,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在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下,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各项任务,成效显著。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坚持行政逻辑和技术逻辑相统一,坚持研究原理、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和发布预警这四大任务,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切实回答好“隐患在哪里”和“什么时间发生”两个关键问题。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提高地质灾害调查排查精度和覆盖面;二是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搬迁避让力度;四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五是加强对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灾害三查技术、基于北斗地质云的重大隐患监测预警技术、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大数据平台、生态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7家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全国31个省(区、市)自然资源厅(局)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技术支撑单位负责同志约130余人参加会议。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