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的科学保护与灯光改造升级浏览次数:530 发布日期:2019-08-21 分类:综合信息;基础知识 溶洞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从溶洞探险到溶洞开发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必然选择。但在利用和保护之间又始终存在取舍的诸多矛盾。专家侧重研究溶洞的形成与保护,管理者侧重探讨溶洞的合理利用,两者均贯穿一条主线,即“永续利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溶洞旅游资源被开发,其中的碳酸钙沉积景观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由于其形成环境比较封闭,以及景观照明灯散发出大量的热能,促使洞温升高。其次是大量游客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无法依靠溶洞自身的弱风平衡和扩散,随着开放时间的推移,溶洞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破损现象,最后是植被的破坏导致洞顶土壤保水和渗水能力下降,减缓了溶洞的发育。 光污染下的钟乳石 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很多溶洞在其旅游发展的初期,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游览,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我国旅游洞穴开发数量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且溶洞旅游资源本身又具有雷同性,因此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的溶洞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为了应对这种形势,实现溶洞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溶洞的软硬件设施,从各个环节上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进行革新,让旅游洞穴重新焕发生命力。作为溶洞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部分,溶洞景观灯光工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亟须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溶洞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 旅游溶洞景观灯光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包括旅游、环境、生态、艺术、电力电子等多学科工程。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讲,不当的灯光设计与布展会导致溶洞景观发生退化,使景观美学价值降低,从而对洞穴资源的旅游寿命造成影响;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讲,不当的灯光设计与布展会导致对游客的视觉造成污染,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性。 旅游洞穴灯光设计与布展在内容上主要涵盖了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选择、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灯光的操控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等。经过对我国大量溶洞的考察,笔者发现,我国溶洞在灯光设计与布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量采用高能景观灯具使景观发生了脱皮掉块、砂状风化等退化问题,对溶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旅游洞穴内景观照明光源主要以黄光金卤灯、蓝光金卤灯、绿光金卤灯及荧光灯等传统光源为主。在这些高能热光灯的照射下,溶洞的湿度会降低,被照射的钟乳石会发生温度升高、干热脱水破裂等现象,且频繁的开关灯也会使钟乳石在温差、干湿交替变化下发生热胀冷缩而导致干裂破碎或砂状风化现象。二是造成溶洞内灯光植物的滋生,灯光植物的滋生反过来又对溶洞景观造成破坏,使景观变黑、变暗。我国大多溶洞在光谱和灯光照度的选择上都没有考虑避开植物生长的光谱能量和光照强度,致使很多溶洞都存在灯光植物滋生问题。灯光植物的滋生会导致钟乳石的浅表层疏松多孔以及沉积物发生氧化分解破碎等,从而对钟乳石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造成影响和威胁。三是造成溶洞景观显色性差,不能表现出景观的本来面目,对游客造成视觉污染,最终造成了溶洞“千洞一面”的格局。 研究洞穴的灯光升级,科学保护洞穴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在观念上破除传统的灯光设计与布展方式,采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才能实现溶洞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