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力推进地质文化村(镇)建设

浏览次数:618  发布日期:2019-11-22  分类:综合信息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印发了《推进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19~2021年)》。方案指出,地质文化村(镇)是依托乡村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乡村。建设地质文化村(镇)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是落实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关专家表示,地质文化的发展能促进村镇的资源“变现”。通过建设地质文化村,培育发展与地质有关的、适合本地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美化、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富裕相结合的农村农业发展之路,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落在实处。 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浙江省白雁坑村     方案围绕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示范试点、制定全国地质文化村建设工作指南、制定地质文化村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地质文化村建设推广技术培训、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等六方面部署任务,对地质文化村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方案同时列出了建设时间表:到2021年,地质文化村示范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果,在全国建成并授牌一批具有较好示范作用的地质文化村,地质文化村品牌获得社会初步认可,建立地质文化村建设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到2025年,地质文化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地质文化村品牌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形成增建地质文化村的局面,打造一批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有较高知名度、成效突出的地质文化村;到2035年,地质文化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形成点面结合的千村百镇格局,乡村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产业更加优化。    针对目前在地质文化村建设方面存在的建设内容和要求不明确等问题,方案作出了解答:要根据乡村资源禀赋条件、社会发展水平及产业发展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秉承差异化的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方案将现阶段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分为“地质 生态”、“农业地质 生态旅游”、“地质 生态康养”、“地质 自然教育”、“地质特色产业 综合”等6种类型,既有对现有地质文化村建设经验的深化,也有尝试创新的探索。这些举措将夯实地质文化村建设体系。    据悉,地质文化村(镇)建设将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以“自愿申报、竞争评选、量化评定、动态管理、持续发展”的原则,由地方村镇及其上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申报创建,中国地质学会负责评审授牌和监督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负责示范引领、技术标准制定和培训等工作。2020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会同相关地方政府,推动建设10处地质文化村(镇)示范样板。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