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大阳岔小阳桥剖面斩获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辅助层型剖面浏览次数:579 发布日期:2019-11-26 分类:综合信息 近日,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对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提交的“华北大阳岔小阳桥剖面为全球寒武系-奥陶系辅助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ASSP)的建议书”进行了讨论和表决,正式批准该剖面作为寒武-奥陶系界线全球辅助层型剖面和点位(ASSP)。按照全球年代地层划分准则,辅助层型点亦属于“全球层型”。这是武汉地调中心继2007年获得宜昌黄花场中奥陶统暨大坪阶底界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亦称“金钉子”)后,在地层古生物学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举世公认的重大国际前沿成果。 小阳桥剖面在寒武-奥陶系界线时期处于华北碳酸盐岩台地北缘外陆棚,海水相对较深的台缘斜坡地带。此次工作汪啸风研究团队重新厘定了全球寒武-奥陶系界线和划分的标志,研究证实与加拿大绿岬剖面相比,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小阳桥剖面底部标志层叠层石灰岩之上19.9米,牙形石Cordylodus intemedius 带上部,最早的营浮游生活的笔石化石Rhabdinopora proparabola之下1米,后者位于标志性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带之下0.5m;层型、事件、化学和磁性地层研究表明,该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Acerocare 低位域之中,特征的碳同位素负漂移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磁性方向从正向转至负向的层位大致相当;从而为全球不论浅水还是深水,包括不含这些化石的地方,提供了精确划分和对比寒武-奥陶系界线的依据。 该成果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多边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寒武系-奥陶系之交地层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扩大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奥陶系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国际学术地位。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与交流,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有力促进了优秀青年地质人才的成长。该剖面及其研究成果将成为开展地质科普教育、弘扬地质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及开展研学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资源。吉林大阳岔小阳桥剖面远景图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