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期鳌山论坛—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研讨会暨世界海洋科技论坛滨海湿地分论坛成功召开浏览次数:534 发布日期:2020-08-13 分类:综合信息 8月11日,第63期鳌山论坛—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研讨会暨2020年中国科协年会世界海洋科技论坛滨海湿地分论坛在青岛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承办。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吴能友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滨海湿地调查和研究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在深入分析滨海湿地面临的退化问题和国家需求基础上,倡议集思广益、合作攻坚,为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地质调查局国际合作部主任Matthew Andersen对中美多年来在滨海湿地开展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成果给予肯定,希望继续携手共进、积极加强湿地修复和保护,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教授Edward A. Laws、美国地质调查局国际合作部主任Matthew Andersen、青岛海洋所叶思源研究员担任本期论坛执行主席。 此次论坛采取线上视频和现场参会两种会议形式,国外专家通过录制视频或线上形式作学术报告,中方专家则进行了现场报告。来自美国、丹麦、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以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涉海科研机构的近26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维拉诺瓦大学、美国布林茅尔学院、丹麦奥胡斯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所、自然资源部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并针对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增温效应及富营养化等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科学前沿热点问题、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互动。 相关专家表示,滨海湿地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和宝贵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支持人类长期经济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滨海湿地面积持续减少,功能显著退化,导致多重生态环境问题,形势十分严峻。作为一个多圈层高度交互的生态系统,滨海湿地亟需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开展自然资源的综合调查。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地区在滨海湿地修复过程中出现违背自然规律、浪费人力财力的现象,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迫切需要基础理论和监测数据的支撑,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开展更加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保护和修复。 多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先后在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开展了大范围的综合性地质调查,已基本查明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沉积演化的地质过程。2018年,在辽宁盘锦、山东东营、江苏盐城的新洋港和四卯酉等滨海湿地区域建设了4个增温研究野外监测站,调查区域覆盖了我国北方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典型盐沼湿地,2019年获批为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该监测站与美国佛罗里达州湿地、西班牙埃布罗三角洲以及丹麦斯凯灵恩半岛等湿地监测站共同组成了全球典型滨海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CROWN),开展了横跨不同纬度带、不同生境、不同历史演化阶段的湿地生态系统对比研究,为全球科学家和政府决策部门解决滨海湿地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国际性科研平台。 与会专家认为,滨海湿地研究领域仍有一系列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应从滨海湿地功能驱动效应、生物多样性状况、生境模拟预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等多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问题的实用性调查技术;加强碳循环和水域初级生产力调查的国际合作及数据共享,提高全球碳循环的认知;加强数据和成果交换,继续开展对比研究。专家一致认为,全球尺度的三角洲—河流对比性研究可从更广泛的视角揭示自然规律,提高对滨海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和对湿地生态地质作用机制的理解,从而寻求天然或半天然方法来提高地面高程和扩展陆地边界以应对海平面上升;建议基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联,来探索多圈层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应用研究。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