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山 护水 利民——云南省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纪实浏览次数:600 发布日期:2021-01-06 分类:综合信息 在中国的版图上,云南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省份。宜人的气候、绮丽的风光、独特的物产,为这里赢得了无数美誉。然而,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哪里的自然环境是不受扰动的。云南的山山水水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守护好这一片山川,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精心规划、大胆创新、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一步步转化为现实。 矿山复绿 将生机还给大自然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过度的开发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对矛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格外凸显。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对矿山环境开展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位于昆明市滇池东岸的对歌山曾是一处挖采区。长期对灰岩、白云岩的大规模开采,导致部分山体植被受损、地表裸露,形成大量单薄山岭、孤立石山,容易水土流失甚至诱发山体滑坡。 在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中,对歌山成为修复重点之一。在政府主导下,昆明优化调整修复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把关停矿区修复为生态良好的区域,恢复林地2800多亩,建设了对歌山生态公园等城市绿地3000多亩,有效改善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同时,通过规划引领综合开发,整理建设用地9000多亩,吸引了一批高新产业项目进驻,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形成了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如果说靠近滇池的对歌山在修复过程中注重的是重塑其城市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那么地处偏僻的澄江市恒达八哥岩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则更体现出自然修复的理念。 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已看不出废弃矿山的样貌,陡峭的矿坑边坡已变成苍劲奇丽的岩壁,颇有国画中“斧劈皴”的意境。岩壁下是一片平整过的土地,已栽满带着新绿的树苗。 澄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首先对矿坑边坡进行了地质勘测和评估,清除了存在崩落隐患的岩石。由于此处并无村舍民居,也不在道路两侧,因此在确保岩体稳定的前提下,工程本着自然恢复的理念,不再对其改造。同时,他们调运客土,平整矿坑底部的土地,开展绿化。 目前,该工程已通过初验,建设方将负责两年的维护,通过最终验收之后,交还当地村集体。那时,这里将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修复。2019年,云南省有17家矿山企业被自然资源部正式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今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建立了绿色矿山建设评估专家库,组建了专业的实地核查队伍,按照自然资源部安排部署,完成了2020年度全国绿色矿山遴选推荐工作。推荐列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共9家,已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部审查。下一步,云南厅还将制定《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指导手册》等相关规范,努力构建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部门联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机制。 净水还湖 标本兼治守护高原明珠 云南简称为“滇”,仅从这一点即可看出滇池对于云南省不同寻常的意义。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面积330平方公里,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 记者走进位于滇池北岸的星海湿地时,看到湖面上翔集的红嘴鸥,它们从西伯利亚迁徙来此越冬。湿地中绿意盎然,紫色的鼠尾草花仍在盛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湿地的建设不仅美化了湖滨环境,更发挥着净化水质的作用。流入滇池的盘龙江水,首先经过湿地的过滤,然后再进入湖中。 据了解,为了保护这颗“高原明珠”,昆明市自2017年起关闭了滇池周边矿山,搬迁沿湖村民,生态修复随之展开。以滇池东岸生态修复项目为例,通过政府主导,优化调整修复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恢复林地2800多亩,建设城市绿地3000多亩,有效改善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湖滨湿地植物增加到290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140多种。 与滇池相比,位于玉溪市的抚仙湖,在国家水资源战略中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处被古人誉为“琉璃万顷”的高原湖泊,是我国内陆湖中最深、水质最好、蓄水量最大的贫营养湖泊,水域面积21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95.2米,蓄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占全国淡水湖泊总蓄水量的9.16%,占全部国控重点湖泊I类水质水量的91.4%。 然而,随着该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抚仙湖承受着巨大压力。为保护这一池清水,玉溪市下辖的澄江市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澄江磷矿资源丰富,曾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为了防止对抚仙湖的污染,该市已叫停所有磷矿开采。抚仙湖周边许多村庄曾经以蔬菜种植为主,化肥污染较为严重。为此,当地大面积推广蓝莓等低肥作物,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澄江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分为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控污治河、生态修复、保护管理五大类共46个项目,截至2020年5月,完工34项,完工率74%。通过2年多的项目实施,抚仙湖流域综合治理由治标转向了标本兼治。 这处曾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点赞”的高原湖泊,如今也成为“驴友”们的打卡地。记者在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看到,晚风掀起层层白浪,远山与湖水相伴如画,游人在漫步,孩子们在嬉戏,还有几对年轻人在拍摄婚纱照。 据了解,沿湖实施退房、退田、退塘后,拆除的地块全部实施生态修复,建成人工湿地64块4377亩、湖滨缓冲带7000亩。通过PPP模式,整合、撬动各类资金参与,推动15.17万亩“森林抚仙湖”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植被恢复、入湖河道绿化美化等工程,全面构筑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屏障。项目全部建成后,抚仙湖径流区森林覆盖率将由43.78%提高到58.91%以上,林木绿化率将由54.17%提高到88.36%以上。 目前,抚仙湖水质总体稳定向好,2020年1~4月,抚仙湖水质综合评价为Ⅰ类,与2019年同期相比,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等指标显著下降,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19.2%。 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双赢之路 云南是个有风情的地方。其中,苍山洱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五朵金花到天龙八部,这里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和创作的灵感。 洱海位于大理市,是一处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泊,面积约250平方公里,海拔超过1900米。洱海周边是白族聚居区。秀美的山湖风光自古即为名胜。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洱海边的古生村,并留下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嘱托。而此前的几十年里,大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与日俱增。 于是,一场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自然资源的攻坚战在这里打响。数年之间,洱海面貌已今非昔比,就连两三年前曾到过这里的游客也不禁惊叹:“洱海变了!” 漫步在洱海边的生态走廊,看到的是天光云影,水清岸绿,水鸟嬉戏。散步、慢跑、骑行,在优美的环境中,人们享受着健康与闲适。更有一对对新人在湖边拍摄婚纱照,在山水之间刻下幸福时光。 洱海生态廊道规划全长129公里,环湖一周,目前已有12公里免费对游人开放。这条沿湖“绣带”中,记者看到,不仅水草和树木葱郁繁茂,许多人工设施也充分体现了对环境的呵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路面用的是渗水沥青,道路设计绕行古树,而两侧的路灯都采用低矮的短柱,为的是尽量减少光污染,降低夜间灯光对湖滨生物的干扰。 这条生态走廊营造的湿地,有效净化了入湖水质。尽管大理市前期已在全市范围内禁用化肥,推广有机肥,但农业废水和其他水体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完全排除,通过湿地的过滤,可有效降低水中富营养化程度,从而基本解决了曾长期困扰洱海的蓝藻问题。目前,洱海的水质稳定在二级和三级之间。 一位从小居住在洱海边的大理人告诉记者,生态长廊建成后,他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是林间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松鼠,二是湖中白色的海菜花多了起来。海菜花对水质要求很高,从前水面上只是星星点点,现在竟可以连成片。 当人们徜徉在洱海边,欣赏到的不仅是自然美景,同时也被一排排清秀典雅、富有传统特色的白族民居所吸引。全国80%的白族人口聚居在大理,他们的建筑正如其民族的名称,崇尚白色,配以飞檐彩绘,灵动典雅。 “要是能在这里有一套房子该多好!”“如果在这儿开个小店搞旅游,肯定赚翻了。”许多人由衷的羡慕。殊不知,为了治理洱海,这里的百姓也做出了许多牺牲。 洱海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的基础是“红、绿、蓝”三条控制线,即洱海湖区界线(蓝线)、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绿线)、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红线)。最外侧的蓝线距水边150米。 从前,许多村民的住宅与湖水可谓“无缝衔接”,生活污水成为对洱海的一大威胁。三条控制线划定后,洱海保护核心区内1806户村民告别了世代居住的村庄,搬迁到政府统筹建设的安置点。同时,洱海周边无序旅游经营也得到了及时清理整顿。为全面杜绝农业面源污染,洱海流域大水大肥的12万亩大蒜种植被“清零”,40多座规模养殖场关停或搬迁。 但在经济方面,大理算的是全面账、长远账。大理白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非虚言,对于大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洱海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可能使一些局部利益暂时受损,但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能提高本地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实现更加久远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就洱海生态廊道来说,建成后需要长期维护,这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部分村民的持续稳定增收。 为安置好从洱海边搬迁的村民,大理市做了大量工作。据了解,搬迁涉及环湖1806户7270人,在合理补偿的基础上,大理市在不同区位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的原则,统筹建设安置点,使搬迁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随着各项环境治理工程的推进,大理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观,房屋规整,道路清洁,三线入地。大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洱海流域坝区农村的垃圾、污水已全部实现集中处理。 山水秀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七彩云南正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逐步转化为现实。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