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浏览次数:621  发布日期:2021-09-22  分类:防灾减灾
    2016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环境监测院、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和探矿工艺研究所7家局属单位,在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了以查清孕灾特征、提高隐患识别能力为主线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示范,编制完成相关技术标准和指南,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成果图件样板,成功研发第Ⅰ代滑坡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实验,为我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工作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成果与进展

    一是构建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进一步深化对典型地区地质灾害主控因素、成灾模式、早期识别标志的认识。实现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精细调查,有效提升了野外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建立了互联互通与实时动态更新的全国地质灾害动态数据库,构建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地质灾害信息平台。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集成约33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和7000余处专业监测点信息,收录全国、重点地区、省域、县域、图幅、重点城镇等区域性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报告和专题图件3000多套1.7万余份,总数据量达30T。基于云平台和移动互联技术,建立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查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全面监管,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在线管理,监测数据和曲线的实时监控,成果资料的快速浏览下载,应急事件集成服务与远程多级视频会商,地质灾害在线调查,无人机三维数据在线处理,地质灾害点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实现面向公众的地质灾害信息泛在服务。

    三是建立了地质灾害评价模型和评价工具,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成果图件样板,全方位提供服务。

    四是构建了基于信息化的基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管理模式。同时,建立了定量化、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体系,解决了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群测群防监测手段少、监测精度低、数据上报难、预警分析难、信息管理分散等问题,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全流程信息化,为基层地质灾害综合管理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五是结合区域特征,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据当地社会文化特点与地质灾害特征,采用动漫、动画、微视频等形式,累计制作完成挂图、图书、手册、动画、视频、扑克、游戏、动漫等科普产品60余种,介绍地质灾害识别与避让,崩滑流灾前预防、灾中逃生、灾后处置的相关知识,共计开展科普宣讲70余次,受众人数超过5万余人,有效提升了工作区受威胁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地质灾害科普宣传挂图荣获自然资源部2018年度优秀科普图书称号。

    应用与转化

    一是为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总体部署、重大战略决策、重要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为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与应急提供支撑,为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服务。 三是为新一轮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和成果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与示范模板。四是地质灾害防治“五化”模式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五是支撑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