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各省(区、市)不同年代地下水开采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年
省(市、区) |
70年代
年均开采量 |
80年代
年均开采量 |
1999年
开采量 |
80年代较70
年代年均增加量 |
99年较80
年代年均增加量 |
北 京 |
25.62 |
27.33 |
27.15 |
1.71 |
-0.18 |
天 津 |
7.14 |
8.09 |
6.33 |
0.95 |
-1.76 |
河 北 |
114.03 |
139.00 |
149.46 |
24.97 |
10.46 |
山 西 |
26.28 |
30.30 |
41.99 |
4.02 |
11.69 |
内 蒙 |
|
|
59.87 |
|
|
辽 宁 |
26.75 |
46.88 |
68.69 |
20.13 |
21.81 |
吉 林 |
9.35 |
13.00 |
29.92 |
3.65 |
16.92 |
黑龙江 |
28.09 |
58.21 |
65.00 |
30.12 |
6.79 |
上 海 |
0.78 |
1.12 |
1.04 |
0.34 |
-0.08 |
江 苏 |
1.95 |
6.55 |
18.34 |
4.60 |
11.79 |
浙 江 |
0.90 |
4.09 |
6.08 |
3.19 |
1.99 |
安 徽 |
9.20 |
10.71 |
18.48 |
1.51 |
7.77 |
福 建 |
3.79 |
5.59 |
6.07 |
1.80 |
0.47 |
江 西 |
5.24 |
8.28 |
12.51 |
3.04 |
4.23 |
山 东 |
90.14 |
102.70 |
122.99 |
12.56 |
20.29 |
河 南 |
77.30 |
87.00 |
129.72 |
9.70 |
42.72 |
湖 北 |
0.51 |
9.23 |
13.97 |
8.72 |
4.74 |
湖 南 |
|
1.84 |
25.87 |
1.84 |
24.03 |
广 东 |
|
|
22.00 |
|
|
广 西 |
2.26 |
10.24 |
13.04 |
7.98 |
2.80 |
海 南 |
2.90 |
|
4.92 |
|
|
重 庆 |
1.20 |
3.52 |
8.57 |
2.32 |
5.05 |
四 川 |
17.29 |
20.83 |
28.16 |
3.54 |
7.32 |
贵 州 |
22.23 |
26.68 |
33.33 |
4.45 |
6.65 |
云 南 |
|
0.67 |
6.28 |
0.67 |
5.61 |
西 藏 |
|
|
1.66 |
|
|
陕 西 |
26.45 |
23.68 |
34.19 |
-2.77 |
10.51 |
甘 肃 |
18.18 |
20.06 |
26.22 |
1.88 |
6.16 |
青 海 |
0.95 |
2.63 |
5.40 |
1.68 |
2.77 |
宁 夏 |
2.21 |
4.56 |
5.55 |
2.35 |
0.99 |
新 疆 |
15.00 |
37.50 |
51.35 |
22.50 |
13.85 |
台 湾 |
36.31 |
38.01 |
71.39 |
1.70 |
33.38 |
全 国 |
572.05 |
748.30 |
1115.54 |
176.25 |
367.24 |
|
|
|
|
|
|
表9 地下水年开采程度表 单位:亿立方米/年
省(区、市) |
可开采
资源量 |
现状开采量 |
开采程度(%) |
<1g/l |
<1g/l |
1-3g/l |
3-5g/l |
小计 |
<1g/l |
北 京 |
26.33 |
27.15 |
|
|
27.15 |
103.1 |
天 津 |
5.70* |
6.33 |
|
|
6.33 |
111.1 |
河 北 |
99.54 |
127.50 |
21.51 |
0.45 |
149.46 |
128.1 |
山 西 |
53.78 |
41.99 |
|
|
41.99 |
78.1 |
内 蒙 |
140.17 |
54.67 |
4.14 |
1.06 |
59.87 |
39.0 |
辽 宁 |
91.76 |
68.69 |
|
|
68.69 |
74.9 |
吉 林 |
86.09 |
29.92 |
|
|
29.92 |
34.8 |
黑龙江 |
211.45 |
65.00 |
|
|
65.00 |
30.7 |
上 海 |
1.14 |
1.04 |
|
|
1.04 |
91.2 |
江 苏 |
80.68 |
18.34 |
|
|
18.34 |
22.7 |
浙 江 |
46.78 |
5.96 |
0.12 |
|
6.08 |
12.7 |
安 徽 |
135.21 |
18.48 |
|
|
18.48 |
13.7 |
福 建 |
33.51 |
6.07 |
|
|
6.07 |
18.1 |
江 西 |
73.37 |
12.51 |
|
|
12.51 |
17.1 |
山 东 |
114.31 |
107.30 |
15.69 |
|
122.99 |
93.9 |
河 南 |
155.89 |
129.72 |
|
|
129.72 |
83.2 |
湖 北 |
165.21 |
13.97 |
|
|
13.97 |
8.5 |
湖 南 |
146.00 |
25.87 |
|
|
25.87 |
17.7 |
广 东 |
284.94 |
22.00 |
|
|
22.00 |
7.7 |
广 西 |
273.38 |
13.04 |
|
|
13.04 |
4.8 |
海 南 |
60.45 |
4.92 |
|
|
4.92 |
8.1 |
重 庆 |
40.79 |
8.57 |
|
|
8.57 |
21.0 |
四 川 |
174.94 |
28.16 |
|
|
28.16 |
16.1 |
贵 州 |
132.59 |
33.33 |
|
|
33.33 |
25.1 |
云 南 |
190.35 |
6.28 |
|
|
6.28 |
3.3 |
西 藏 |
202.04 |
1.66 |
|
|
1.66 |
0.8 |
陕 西 |
55.86 |
28.76 |
5.43 |
|
34.19 |
51.5 |
甘 肃 |
42.34 |
18.21 |
8.01 |
|
26.22 |
43.0 |
青 海 |
98.29 |
5.40 |
|
|
5.40 |
5.5 |
宁 夏 |
13.44 |
4.76 |
0.79 |
|
5.55 |
35.4 |
新 疆 |
234.87 |
51.35 |
|
|
51.35 |
21.9 |
台 湾 |
56.86 |
71.39 |
|
|
71.39 |
125.6 |
香 港 |
2.55 |
|
|
|
|
|
澳 门 |
0.03 |
|
|
|
|
|
全 国 |
3524.94 |
1058.34 |
55.69 |
1.51 |
1115.54 |
30.0 |
注:* 包含微咸水2.86亿立方米/年。
3.地下水供水比例与用水结构发生变化
近20年来,地下水占实际供水量的比例一直呈增长趋势,已从1980年的14.0%增长到2000年的19.8%。从用水结构来看,我国农业灌溉用地下水占地下水总用水量的比重最高(图8),但目前呈递减趋势,从80年代的88%,逐步下降到1999年的62%;工业和生活用地下水的比重明显上升,80年代工业和生活用地下水的比重为12.0%,到1999年工业用地下水的比重为18%,生活用地下水的比重为20%(表1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图7 各省(区、市)地下水开采程度
图8 各省(区、市)不同行业地下水开采量
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北方城市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华北、西北城市利用地下水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图9,10,11)。
表10 不同行业地下水用水量及用水比重表 单位:亿立方米/年
省(市、区) |
总开采量 |
工业 |
农业 |
生活 |
开采量 |
比例(%) |
开采量 |
比例(%) |
开采量 |
比例(%) |
北 京 |
27.15 |
4.55 |
16.8 |
16.41 |
60.4 |
6.19 |
22.8 |
天 津 |
6.33 |
1.38 |
21.8 |
3.45 |
54.5 |
1.50 |
23.7 |
河 北 |
149.46 |
20.41 |
13.7 |
114.52 |
76.6 |
14.53 |
9.7 |
山 西 |
41.99 |
11.88 |
28.3 |
25.73 |
61.3 |
4.38 |
10.4 |
内 蒙 |
59.87 |
6.11 |
10.2 |
42.14 |
70.4 |
11.62 |
19.4 |
辽 宁 |
68.69 |
16.68 |
24.3 |
37.62 |
54.8 |
14.39 |
20.9 |
吉 林 |
29.92 |
4.90 |
16.4 |
22.94 |
76.7 |
2.08 |
7.0 |
黑龙江 |
65.00 |
12.21 |
18.8 |
42.45 |
65.3 |
10.34 |
15.9 |
上 海 |
1.04 |
0.31 |
29.8 |
|
|
0.72 |
70.2 |
江 苏 |
18.34 |
6.61 |
36.0 |
0.48 |
2.6 |
11.25 |
61.3 |
浙 江 |
6.08 |
2.10 |
34.5 |
1.08 |
17.8 |
2.90 |
47.7 |
安 徽 |
18.48 |
6.30 |
34.1 |
6.99 |
37.8 |
5.19 |
28.1 |
福 建 |
6.07 |
1.42 |
23.4 |
1.62 |
26.7 |
3.03 |
49.9 |
江 西 |
12.51 |
0.88 |
7.0 |
3.50 |
28.0 |
8.13 |
65.0 |
山 东 |
122.99 |
27.09 |
22.0 |
77.84 |
63.3 |
18.07 |
14.7 |
河 南 |
129.72 |
21.67 |
16.7 |
85.82 |
66.2 |
22.24 |
17.1 |
湖 北 |
13.97 |
5.21 |
37.3 |
2.64 |
18.9 |
6.12 |
43.8 |
湖 南 |
25.87 |
4.66 |
18.0 |
16.46 |
63.6 |
4.75 |
18.4 |
广 东 |
22.00 |
5.45 |
24.8 |
7.31 |
33.2 |
9.24 |
42.0 |
广 西 |
13.04 |
3.03 |
23.2 |
2.16 |
16.6 |
7.85 |
60.2 |
海 南 |
4.92 |
0.78 |
15.9 |
0.75 |
15.2 |
3.39 |
68.9 |
重 庆 |
8.57 |
0.65 |
7.6 |
4.32 |
50.4 |
3.60 |
42.0 |
四 川 |
28.16 |
6.47 |
23.0 |
6.69 |
23.8 |
15.00 |
53.3 |
贵 州 |
33.33 |
3.09 |
9.3 |
23.59 |
70.8 |
6.66 |
20.0 |
云 南 |
6.28 |
2.07 |
33.0 |
1.63 |
26.0 |
2.58 |
41.1 |
西 藏 |
1.66 |
0.18 |
10.8 |
0.76 |
45.8 |
0.71 |
43.4 |
陕 西 |
34.19 |
9.22 |
27.0 |
18.16 |
53.1 |
6.81 |
19.9 |
甘 肃 |
26.22 |
2.95 |
11.3 |
21.04 |
80.2 |
2.24 |
8.5 |
青 海 |
5.40 |
1.05 |
19.4 |
2.77 |
51.3 |
1.59 |
29.3 |
宁 夏 |
5.55 |
1.96 |
35.3 |
1.13 |
20.4 |
2.46 |
44.3 |
新 疆 |
51.35 |
6.41 |
12.5 |
39.32 |
76.6 |
5.62 |
10.9 |
台 湾 |
71.39 |
9.77 |
13.7 |
55.43 |
77.6 |
6.19 |
8.7 |
全 国 |
1115.54 |
207.45 |
18.6 |
686.72 |
61.6 |
221.36 |
19.8 |
4.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估
地下水开采潜力是指在现状开采条件下可以扩大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全国总体评价,地下淡水开采潜力约有70%。南方潜力较大,达86%;北方潜力较小,不足45%。由于各地区地下水开采不平衡,有许多地区在同一区域内存在着整体有潜力而部分地区无潜力或处于超采的矛盾。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地下水资源紧缺和水资源浪费并存
近20年来,全国用水量急剧增长,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目前,北方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其中河北省整体超采,北京、天津、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济南、太原、郑州等一些大中城市地下水已超采或严重超采。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左右不同程度地存在缺水问题,全国还有数千万人需解决饮用水问题。同时,水资源浪费问题仍相当突出。目前,我国的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一般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每千克粮食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3倍。
2.地下水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以及受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影响,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排污河道两侧、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及引污农灌区等。地下水环境污染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污染造成的缺水城市和地区日益增多。
3.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区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据初步统计,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华北平原深层地下水已形成了跨冀、京、津、鲁的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有近7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还使平原或盆地湿地萎缩或消失、地表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退化。
全国有40多座城市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而发生了地面沉降,其中沉降中心累计最大沉降量超过2米的有上海、天津、太原、天津塘沽,个别点最大沉降量已达3.1米。在河北平原、西安、大同、苏锡常等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沿海地区的大连、秦皇岛、沧州、青岛、北海、海南新英湾等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引起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其中山东、辽东半岛海水入侵较严重。
农村成井质量普遍偏低,布局不合理,造成区域地下水资源开采不平衡,上下含水层、咸淡含水层混合,资源利用率下降。
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战略
地下水参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与地表水、大气降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统一的整体。地下水隐伏埋藏于地下岩层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储存空间和渗流系统,它的形成、分布和运移主要受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因此,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地下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需要在查明含水层系统的地质结构、介质分布,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水的开采地段、开采层位、开采布局和开采量。
地下水具有分布广、储存量大、调蓄能力强、水质水量相对稳定、保证程度高,供水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从供水的角度看,地下水是缺水山区、水质型缺水地区、城镇地区饮用水的重要水源,更是荒漠地区生态用水最可依靠的就地水资源。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优势,把有限的地下水纳入合理开发、经济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轨道,是今后的战略重点。
正确认识地下水资源的这种客观规律和作用,对于正确制定我国水资源战略和治水方针,调整水利工程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优势,把有限的地下水纳入合理开发、经济利用和科学管理的轨道,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战略任务。为此,应调整地下水开发利用思路,实施以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是按地下水资源赋存和分布规律,实施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
二是加强地下水人工调蓄工程建设,从以地表调蓄为主向地表、地下联合调蓄转变;
三是加强地下水水源地储备,从无序应急供水向有序应急供水转变;
四是为改善缺水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实施扶贫找水工程;
五是建立地下水资源保护带,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采补平衡,持续利用
根据地下水补给和储存条件,按照采补平衡的原则,调整优化地下水开采布局和用水结构。超采区压缩开采量,有资源潜力的地区扩大开采量,基本做到采补平衡,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浅层为主、深层适度,咸淡结合
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开发浅层地下水为主。在深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后又不产生较大环境地质问题的地区,可有计划地适度开发深层水资源。在地下咸水分布区,可应用抽咸补淡、淡咸混合等技术,合理利用咸水资源。
3.合理调控,以丰补欠
充分利用含水层分布广、储存空间大、调控能力强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调控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储水空间,提高降水的有效入渗量,减少蒸发、蒸腾损失,有效利用土壤水。
4.保护水质,优质优用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源,严格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按照优先满足人民生活用水需求,兼顾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序次和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5.联合调蓄,统筹兼顾
坚持地表水、地下水,上、下游水资源统筹兼顾的原则。水资源调蓄要实行从以地表调蓄为主向地表、地下联合调蓄的战略转变,充分发挥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按照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整优化地下水开发布局和用水结构。
6.综合规划,科学管理
根据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结合国民经济区域发展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综合规划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战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
附图:
1. 中国地下水资源分布图
2. 中国地下水环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