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浏览次数:509  发布日期:2007-01-19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新闻

——大漠深处的“魔鬼城”

 

沿丝绸之路古道驾车西行,出敦煌约100公里路,便到达了古玉门关。再经汉长城、河仓城,还有一些烽燧等古迹,行约80公里,只见大漠深处,一列列“古堡”长城横陈,在其周围,一座座耸立的赭黄色风蚀土丘千姿百态。这就是中国西部地区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敦煌人俗称“魔鬼城”。

百年风云“魔鬼城”

19世纪末,瑞典的探险家赫文—斯定到我国的新疆探险考察,他从罗布泊前往楼兰的途中,发现了大面积土丘地貌。他就向维吾尔族向导寻问这是什么地方?向导回答:这是雅尔丹。在维吾尔语中雅尔丹是险峻陡峭的意思,于是他把这一名称写进了他的书中。以后中国学者再由英语翻译过来,“雅尔丹”变成了“雅丹”。从此,雅丹就成为这一类地貌的名称。

据有关资料,雅丹地貌面积约两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而甘肃敦煌雅丹地貌属于中大型雅丹群,而且风蚀谷狭窄,造型丰富多彩,高密集型为世界所少见。

在我国被称为“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有三处:一处是乌禾尔“魔鬼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此处“魔鬼城”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一处是诺敏风城“魔鬼城”。位于将军戈壁西北边缘卡拉麦里山地诺敏地带。这处“魔鬼城”周围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第三处就是敦煌“魔鬼城”。

“魔鬼城”是地貌学上对风蚀城堡或风城的俗称。它是在产状近似水平的基岩裸露的地形隆起区,由于岩性软硬不一,垂直节理发育不均,在强劲风力的长期吹蚀作用下,被分割残留的平顶山丘,远看宛如荒废的城堡矗立在地面上。这些雅丹地貌群之所以被人们称为“魔鬼城”。究其原因,一是地貌形态异常诡秘,道路方向难以辨认;二是地势低矮的古河道中风特别大,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沙漠之风发出恐怖的呼啸,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

瀚海茫茫藏奇观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是以风蚀地貌类的雅丹地貌为主。从卫星照片及区划图上可以明显地将整个区域划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北区集中连片,以雅丹地貌为主,总体近南北走向。南区以风蚀谷、风蚀残丘、风蚀柱等为主,分布相对分散,总体呈东西走向。

走进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宛如进入了一座神奇的自然迷宫,一座座土丘隆集荒漠,峰回路转,各种造型的雅丹地貌变幻出不同的姿态,有的像乘风破浪的大型舰队,在大海上鼓帆远航;有的又像无数条蛟龙,在大海中翻滚腾舞穿梭

游戏;有的似亭台楼阁,争奇竞异;变化无穷,气象万千,引人入胜,令人惊叹。一座雅丹地貌就是一座巧夺天工的自然雕像,一座雅丹就是一件迷人的景观,让观者留连往返,令人匪夷所思。

除雅丹地貌外,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还有其他类型多样、造型奇特风蚀地貌。园区南部较为多见的风蚀谷与风蚀残丘,其形成是由于暴雨把地表侵蚀成很多沟谷,然后,风再沿着这些沟谷吹蚀,这样暴雨与风多次反复侵蚀,谷地逐渐扩大加深,发展成峡谷,称为风蚀谷。另外,部分风蚀残丘由于其砂泥层中垂直节理特别发育,又经过多次暴雨的反复切割与风蚀作用,松软的沙土石被卷走,原来块状的岩石被切割成一条条的石柱,成为风蚀柱。这些风蚀柱让强风又刀刻斧凿般地雕成一个个似物似人、似禽似兽的造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风蚀柱受风特别的磨蚀作用,靠近地表的地方,气流中携沙量多,磨蚀作用强,使其下部凹进同部突出,再进一步发展成蘑菇状,成为风蚀蘑菇。进一步发展,风蚀蘑菇就变得很不稳定,当大风吹来时,使之摇动,成为摇摆石。风蚀柱的根部也常常由于风的吹蚀作用而形成的凹坑,成为风蚀洼地。

散布在地表的卵石或砾石,在风沙和相互间的作用下,可以被磨蚀成多个磨光面,而且边棱清晰鲜明,造型奇特,这种石块称分风棱石。风棱石的形成非常奇妙,嵌在泥质物中的卵石由于泥质物被蚀去而裸露,其上部先受磨蚀,形成光滑面,后来卵石滚动,另一部分又受磨蚀,形成另一光滑面,类似作用多次进行。另外,风棱石也可以是由于风向变化,卵石从多个方向受到磨蚀的结果。在保护区内各种各样的风棱石随处可见,很有观赏价值。

呈北东向展布于保护区的西南部的纵向沙垄地貌。它的形成是由于在和缓起伏的沙地上,地面无障碍,向阳的缓坡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强烈加热,形成上升气流,背阴的气流来补充,在单向风的作用下,就形成以单向风为轴的螺旋流,向前推进,风从低洼处将砂粒吹向高处堆积,成为纵向沙垄。

另外,由中更新世湖泊相沉积物中发育的各种沉积构造如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波痕、泥裂等地貌,作为很好的沉积学研究资料在园内散点分布。

在保护区内大面积分布的黑戈壁(砾漠),在国内甚至亚洲中部地区也是很少见的,与保护区内各种土黄色的中更新世风成地貌浑然一体,颇为壮观,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

鬼斧神工天工妙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专家李大庆博士介绍,雅丹地貌主要是戈壁沙漠在由风蚀作用下产生的自然现象。风蚀分为吹扬和磨蚀两种方式。吹扬现象在风速大、地面干燥、植被稀少及松散覆盖区尤其强烈,风力扬起的碎屑物对地表的冲击和摩擦产生长期而巨大的磨蚀作用。这种磨蚀作用包括对地表的吹蚀和对岩石的磨蚀。一般情况下,各种风蚀地貌就是在这两种作用下形成的。

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雅丹地貌群的形成又有其特殊的方式。这是由其所处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来决定的。地质工作者认为,雅丹地貌群是水平岩层在暂时(间歇)性流水与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典型的第四纪地质遗迹和自然地理景观。

而地球内部结构变化,风力和流水也对敦煌雅丹地貌群形成了重要的作用。地质工作者在调查与研究后,对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生动地描述道:大自然的风力和水流像两把巨大的铁梳子,不断梳刮湖相沉积物中的沙土,日积月累,逐层搬运走第四纪沉积物中疏松的沙层,留下坚硬的泥源和石膏胶结层,形成荒原中凹凸相间、形态千姿百怪的浮塑,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雅丹地貌。

建设地质公园  保护雅丹地貌

早在19984月,敦煌市人民政府就将敦煌雅丹地貌列为重点地质生态保护区,开始对敦煌雅丹地貌进行保护。从2000年起,敦煌市动员社会力量投入3580万元对先后敦煌雅丹地貌群进行保护性开发。20012月,敦煌市人民政

府成立了雅丹地貌风景区管理处,专门负责雅丹地貌风景区的统一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立项论证工作。与此同时,敦煌市人民政府委托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勘院组织科研人员,对敦煌雅丹地貌进行地质调查,并编写了《敦煌雅丹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书》和《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20015月,甘肃省环保局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对《敦煌雅丹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书》和《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进行了审查。20017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甘肃敦煌雅丹地貌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111月,国土资源部批准成立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根据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总体规划要求,其开发建设主要分三个大的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在2005年前完成地质公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完成的建设项目有地质公园围墙、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信广播电视工程、办公室及职工宿舍。第二阶段是在2010年前完成公园的中期规划,年接待能力达到20万人。第三阶段是在2020年前,完成公园的远期规划。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398.40平方公里,包括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区、地质旅游开发区、人工绿化区、基础建设规划区及未规划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占地52.69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一级和二级保护区。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对敦煌雅丹地质遗迹的保护与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旅游业的开发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敦煌雅丹地貌通过媒体的介绍,逐渐被人们认识,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游人对地貌的随意攀登,已经使一些珍贵的景点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大地加速了雅丹地貌的消失过程,而机动车辆的活动,对景区造成的破坏更是无法挽回的。因此,通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规范敦煌雅丹地貌的旅游活动,才能有效地保护这一地质遗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通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对园区稀少的野生动物资源加以妥善地保护,园区绿化工程的建设,进一步美化了环境,改造了沙漠,保护了生态。与此同时,通过地学知识的科普宣传,使游人对土地沙漠化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增强社会大众的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为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007.1.1,中国国土资源报,5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