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五十余城市受滑坡泥石流威胁

浏览次数:481  发布日期:2008-01-3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地灾和水土流失造成损失年均六亿至八亿元

特约记者曾强红报道,甘肃省81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有51个城市受到滑坡、泥石流的威胁,全省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已达26000多公顷,矿山环境堪忧。《甘肃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62020年)》透露,该省几千个矿山的“三废”不但严重污染着水土和大气,而且诱发地质灾害。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省仅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6亿~8亿元。

据悉,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被国家确立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和化工基地,矿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9%。然而,近2000个矿山企业,无论是露天采矿还是地下开采,几乎在开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甘肃省已形成地面塌陷、地裂缝105处,其中煤矿采空塌陷点占塌陷面积的91%。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已损毁房屋70000余间,破坏土地面积7600多公顷,造成近70个企事业单位、200多个村庄被迫搬迁,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由于采矿工程活动大规模抽排地下水,地下采空造成地表塌陷、裂缝,极大地改变了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或地下水疏干区,致使地表水断流,浅层水资源枯竭。如陇中、陇东的大中型煤矿区,其影响和破坏范围达9300多公顷。已造成许多矿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大面积泉水干涸,机井报废,使当地居民用水困难;崇信煤矿区地下水位下降达20~30,阿干煤矿下降10~35,截至目前,全省因采煤破坏地下水系统,造成380多个村庄36400多人生活用水及2130公顷耕地灌溉困难。

目前,甘肃全省矿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4000多公顷。以我国重点商品粮基地河西走廊为例,矿业开发已造成该地许多矿区出现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目前,矿区土地沙化面积约5700多公顷,并呈逐年增长态势。随着矿区土地沙化面积的增大,加剧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速度。

(2008.1.19,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