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藏有百亿立方米淡水微咸水浏览次数:518 发布日期:2009-01-12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施工9眼示范井,实现抽咸淡水土改良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华北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建立的联通示范井,使弱含水层井出水量成倍增加;在大面积浅层咸水区,解决了抽成换淡水土改良的疑难问题;使傍河区实现了浅层水和洪水以及河水的循环巧用,项目成果对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该项目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计划项目。据了解,在我国东部平原赋存于浅部细粒土中的上百亿立方米的微成水和淡水资源,由于分布分散,开采难度较大。其开采程度尚不足l0%。河北省浅层微咸水覆盖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储藏总量达20亿~22亿立方米,具有埋藏浅、补充快等特点,成为河北省开辟新水源的重点。 选定的研究示范区,位于河北省衡水、沧州和天津等地,属于严重缺水区,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 项目组在华北平原东部5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了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选定天津大港、静海小河村,河北省沧州市西北郊高庄子、衡水护驾迟南张家庄和山东省济阳县沟杨和五个示范场地,施工了9口浅层水开发利用示范井,示范井的出水量均比传统浅井出水量增加一倍左右,大大方便了农民的农田灌溉和日常用水。 针对研究区浅层弱含水层地下水利用程度较低,群众用井存在浅层井单井出水量小、易抽干、报费期限短等缺点,项目组在国内外没有现成实例可参照的情况下,在山东济阳和河北沧州自行研究建成两组虹吸连通示范井。与传统的联通井、水平井、辐射井相比,虹吸连通示范井避免了传统联通井、水平井特殊的转井工艺环节,降低了成井难度也节省了造价:借鉴了辐射井控制面积大的特征,避免了辐射井水平集水管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要求,节约了施工造价,更适宜在基层农村推广应用,达到了提高出水量、延长抽水时间、便于水量汇集的目的。 充分挖掘平原区微成水、半成水及浅层淡水资源的开采潜力,不仅可以改善浅层水环境,增加地下水补给,而且可以大大缓解我国东部地区供水紧张和深层地下水持续超采的局面。 (李 凯) 短评: 地质科技,让微咸水不再“闲” 那 里 缺水的华北平原有新水源啦!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实施的9眼示范井,让华北平原开发利用上百亿立方米的浅层淡水、微成水有了技术示范,为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进而引发严重地面沉降的华北平原,带来福音。 华北平原地表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水资源就成了维持经济发展的主要水源。自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以来,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加深,形成了多个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复合体,华北平原也因此成为我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控制愈演愈烈的地面沉降,北京、天津等地先后采取多项控沉措施——限制地下水超采、监测地面沉降、回灌地下水等。如今,开采利用浅层淡水、微咸水资源,又为华北平原控沉开辟了一条新路。以前,浅层淡水、微成水由于分布分散,开采难度大等,而闲置未用。殊不知,这一资源在华北平原的赋存量竟然高达上百亿立方米。如今,地质工作者将目光投向它,并开展了开发利用示范,这对缓解华北平原地区的供水紧张和深层地下超采,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2008.12.30,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