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浏览次数:671 发布日期:2009-05-2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我国将加强巨灾发生机理和次生灾害研究 在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白皮书强调,要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查明重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减灾能力底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全国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建立自然灾害灾情统计体系,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健全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和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建设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评估和应用。 白皮书介绍,在构建立体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预警预报能力方面,我国将在完善现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密度,建设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推进监测预警基础设施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完善灾害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据悉,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空—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国成功发射一系列环境减灾小卫星、气象卫星,卫星减灾应用业务系统初具规模,为灾害遥感监测、评估和决策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持;建成由3171个水文站、1244个水位站、14602个雨量站、61个水文实验站和12683眼地下水测井组成的水文监测网,构建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和水文水资源数据系统;建成固定测震台站937个,流动台1000多个,建立地震前兆观测固定台点1300个,各类前兆流动观测网4000余测点,实现了中国三级以上地震的准实时监测;从2003年起,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已建立群测群防制度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2万多处;三峡库区滑坡崩塌专业监测网和上海、北京、天津等市地面沉降专业监测网络基本建成。 在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建设方面,白皮书明确,将全面落实各项减灾专项规划,建设好各类减灾骨干工程,提高大中型工业基地、交通干线、通信枢纽和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统筹做好农业和农村减灾、工业和城市减灾以及重点地区的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与减灾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白皮书特别强调,国家将从2009年起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用三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岩崩、泥石流、热带气旋、火灾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从2008年起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三年内完成现有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据悉,2008年已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4035个,占规划内全部6240座病险水库的65%。 白皮书指出,在提升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国家科技支撑体系方面,我国将加大综合减灾科技资金投入,加强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巨灾发生机理、活动规律及次生灾害相互关系研究,开展重大自然变异模拟和巨灾应急仿真实验。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注重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科技项目、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安排实施了一批气象、地震、地质、海洋、水利等方面的科技项目;资助一批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项目,深入揭示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以及综合风险防范的模式等。特别是5.12特大地震后,对地震的立体监测和研究更加重视,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去年11月开始,中国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利用四口深钻在龙门山断裂带部署比较深的地下深井观测。目前这一工程已经获得重要进展,为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获取了丰富的实物样本。(田雪莲) 转自国土资源网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