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中国地震局联合召开项目进展汇报会透露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钻成果令人振奋

浏览次数:602  发布日期:2010-03-30  分类:综合

                     已完成1号钻孔和3号孔先导孔,获得一批高质量岩心,取得5项重大成果

    记者赵凡报道,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实施不到两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目前,1号孔、3号孔先导孔的钻进任务已经完成,获得了探索地震机制极为珍贵的、高质量的岩心,这是记者从3月29日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和中国地震局联合召开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进展成果汇报会上获悉的。

高山峡谷,余震不断,地质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拼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取得了五项重大成果:一是确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主断层;二是确定了汶川地震造成的最新断层泥;三是发现和厘定了汶川地震发生前的20余条古地震带;四是探讨了地下流体异常与余震的相互关系;五是根据新的钻探成果,对龙门山的结构提出新的模式。

地层的破碎让钻探施工举步维艰,余震和泥石流曾经冲垮施工场地和钻机。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钻探工程技术人员采用半合管取心、高比重泥浆压力平衡钻进等技术,解决了破碎岩层取心、钻孔缩径卡钻和复杂地层钻孔护壁等前所未有的难题,以高采心率获取了原状性好的岩心,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地震断裂带复杂地层的钻进技术和工艺方法。经过艰苦努力,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1号孔于2009年7月以孔深1201.15米完孔;3号孔先导孔以551.54米于2009年12月完成。2号孔、3号孔正在施工中。

有关人士称,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由地质构造、地震地质、流变学等多学科组成的实验平台,形成了一支由优秀地学人才组成的创新团队。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在项目组织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探索建立大项目管理模式提供了成功范例。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在汶川特大地震后不久由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提出,2008年项目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地学界的高度关注,被列为2008年到2012年科技部专项,由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作为实施单位。2008年11月6日,汶川科钻一号正式开钻,使得这项科学钻探成为世界上大地震后反应最快的科学钻探。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