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悄现上千地眼:主要任务是监测京城地下水

浏览次数:556  发布日期:2010-04-13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最近,亦庄的居民发现小区周边,突然冒出几个圆形的小水泥墩,它们戴着“铁帽子”,上面还有“国家监测设施”的字样。记者也发现,在北京其他地区的路边,也有这种“奇怪”的设施,且数量还不少,亦庄、通州尤其多。

“这些都是监测井,主要任务是监测京城地下水。”北京市地勘局水文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林健告诉《北京科技报》。

对每一口监测井,林健都了如指掌,“别看井口的直径只有127毫米,在它的下面,都有一根深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不锈钢钢管,通过抽取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就可以完成对浅、中、深层地下水的监测。”

“与监测江河湖海等地表水相比,监测地下水的难度要大许多倍。别说监测了,就是想找到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林健说,由于地下水根本看不到,只能通过打井寻找,有些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低,需要打到上百米,甚至上千米才能找到。

在林健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张《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监测网》的示意图。“像你看到的小水泥墩,北京一共有1182个。”林健指着图上的小点告诉记者,这1182个监测点,编织成国内首张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随着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北京市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都市,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供水总量的2/3左右。因此,地下水的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林健说。

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治理起来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为监测北京地下水水质,在地下水水源的取水点附近,已经打了上百口监测井,而为从源头监控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此次打井瞄准的是北京重点污染源。

污染源大多处于工业开发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对北京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其污染指标和污染途径具有典型性,且都是污染物排放规模较大的污染源。”林健说。

记者看到,在地下水监测图上,零星分布着不同颜色的小点。“蓝色是水质优良区,绿色是水质良好区,粉色是水质较差区,红色是水质污染严重区。”林健说,从图上可以看到,在通州、亦庄、顺义天竺和首钢附近,红色的小点分布较为密集。

记者还发现,两处开放时间较早的高尔夫球场,也成为监测的重点。林健解释说,高尔夫球场为防治草坪害虫,可能使用杀虫剂,会对北京的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另外,河流附近,历史农业污灌区和再生水主要利用区,也是监控重点。

不过,在北京的山区,记者很难在地图上找到小点。“这是因为,北京没有大河流对地下水进行补给,山区几乎只有浅层地下水,不像平原地区分浅层地下水、中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另外,相对而言,山区打井的成本也比较高。

林健说,监测发现,北京全市的浅层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多不能作为饮用水的直接供水水源,尤其是通州区,由于处于平原的下方,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高达5级,当地农民也已发现问题,一般要打几百米深的井,选用中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虽然污染严重,但在林健看来,只要经过简单处理,还是能用在工业和城市绿化上。根据监测,北京的中层、深层地下水的水质比较优良,可作为居民饮用水水源,开采的潜力还很大。

林健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地下水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需要在查明含水层系统的地质结构、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地下水的开采地段、开采层位、开采布局和开采量。

目前,北京地下水的开采程度超过100%,这造成北京的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超采地下水还造成了地质漏斗。”林健说。目前,北京市在平原区有两大漏斗,一个位于牛栏山附近,另一个则在天竺到通州之间,这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量达722毫米。

有人认为,地下水埋藏于地下岩层中,其形成、分布和运移,主要受地质条件控制,因此相对独立。林健则认为,地下水并非单独存在,它参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与地表水、大气降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林健说,地下水监测网的建立,不仅能监控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还大大地提高了北京在地下水环境污染方面的监控能力,为研究制定地下水污染整治方案、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地下水监测网一旦正式启动,对于北京市民而言,以后就能在电视、报纸、广播上,及时了解自己脚下的地下水水质情况,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做到上到空气质量,下到地下水水质的全方位了解。”林健说。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