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北京,系统地质工作不可或缺 —— 访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卫万顺

浏览次数:566  发布日期:2011-02-16  分类:综合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需要系统开展中心城区、规划新城、村—镇和“京津冀”都市圈4个区域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查评价,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价,构建科学的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证北京建设安全。”谈起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话题,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长卫万顺对记者说。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需要系统开展地质工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强制性内容中明确指出,北京是国家重点设防城市,必须在完善单一灾种防抗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确保首都安全;要求城市建设应避开地震活断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蓄滞洪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灾害的毁伤后果。

但据卫万顺介绍,虽然北京长期坚实的地质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可由于以往很多地质资料过于陈旧、精度不高,且往往是出于专项研究或特定区域的调查研究目的,因而资料分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总之,目前的北京区域地质工作不能满足规划部门对建设世界城市的新需要。

卫万顺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借鉴纽约、伦敦和东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经验,规划构建世界城市区域体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特点及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建设世界城市应基于“京津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有必要系统开展与其相适宜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查评价工作,研究和构建科学的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提供基础性、前瞻性的实际资料和科学依据。”卫万顺说。

分四个层次实施北京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

卫万顺介绍,北京市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应该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北京中心城区、11个规划新城、村镇一体化、“京津冀”都市圈。四个区域承担的功能不同,实施的战略也不同。

其中,中心城区实施大区协同战略,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

11个规划新城实施新城崛起战略,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这些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村镇一体化体系实施城乡联动战略,是指围绕中心城镇沿沟域经济带或浅山区分布的区域,是北京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区域。

“京津冀”都市圈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是指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即8+2模式,8系指河北省的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沧州市、张家口市、承德市,2是指北京市和天津市。

“与之相对应的,北京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也应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是中心城区、规划新城、村—镇和‘京津冀’都市圈四个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卫万顺介绍说。

    四大区域的地质工作任务不同,精度要求也不一

  卫万顺介绍,针对四个子系统的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任务各不相同。

第一,北京中心城区的主要任务是查明三维地质结构、活动断裂及地壳稳定性、水土地球环境和重要战略资源等情况,建立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数据管理和服务系统,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及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 

其中,城市三维地质结构勘查评价方面,重点开展核心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安全性评价工作。垂向上,划分工程建设层(0~50米)、新生界和基岩3个层次的工程建设层勘查评价,重点查明地层类别、厚度和空间展布,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应力史和地下水条件等。圈定影响工程建设的地层及其分布,开展工程地质立体区划,评价重大工程基础的地质影响。勘查评价深度在50米以内,在地铁规划交叉部位应达到100米,有钻孔控制的地区调查深度应达到1000米。

平原区活动断裂及地壳稳定性勘查评价方面,重点对中心城区的活动断裂进行调查、研究和精确定位,确定断裂的活动性和活动方式。以平原区为重点,着重研究各地块之间和地块内部的断裂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地灾。半定量及定量分析和研究块体差异性升降运动,选择合理的评价因子,评价北京中心城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

水土地球化学环境勘查评价方面,既注重调查结果也需考虑环境的演化过程。

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方面,应系统开展制约城市发展的土地、地下水、浅层地温能资源、地热资源及地下空间等战略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全面提高战略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保障程度。

第二,规划新城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区内存在的主要地灾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对查明的主要地灾和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危险性综合评价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规划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分区评价,开展规划新城范围内的战略资源的勘查、评价和研究,全面提高战略资源对新城发展的保障程度。

第三,村镇区域的主要任务是查明地灾发育情况、集中供水水源地和缺水山区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地热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地质旅游等资源保障、村—镇规划选址区生活垃圾处置场地环境现状和农业地质特征。

其中,在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主要开展1:5万泥石流、崩滑塌、采矿塌陷等突发性地灾调查。在山区旅游开发沟谷、度假村、重要交通干线、山区中小学、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村民聚集区和新农村村镇规划等地区进行1:1万地质调查,查清这些地区的突发性地灾,并对其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提出减灾对策,并进行突发性地灾预警规划,建立专业监测网络,长期监测;对重大工程、重要地段和特别危险的崩塌、滑坡等地灾直接实施工程处理,消除隐患。在近郊农业发展圈和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中主要开展1:5万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地裂缝、砂土液化、岩溶塌陷等地灾调查;在村民聚集区、新农村村镇规划等地区进行1:1万详细调查,查明地灾分布范围和发育情况,进行形成机理研究,提出防治措施,确保城镇规划选址安全。

开展集中供水水源地和缺水山区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评价,补充完善山区水文地质空白区,为解决山区农民饮水困难、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科学合理的进行供水井施工等提供依据。

开展村—镇规划选址区生活垃圾处置场地的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评价,开展垃圾填埋场地质环境污染风险评价,结合建设城镇规划,优选确定规划场地的具体位置。

第四,“京津冀”都市圈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活动断裂及地壳稳定性、水土地球环境和重要战略资源等方面的情况,对区内主要城市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分区评价,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地质矿产、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分区等系列图件。

  “任务不同,四个子系统的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工作的精度要求也就不同。”卫万顺说,“其中,中心城区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工作精度为1:5000~1:1万,规划新城的为1:2.5万~1:1万,村镇的精度为1:5万~1:2.5万,‘京津冀’都市圈的为1:5万~1:10万。”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