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积极诊治内部受伤的山体——年内完成2300处地灾隐患点治理

浏览次数:557  发布日期:2011-08-01  分类:防灾减灾

针对有地质专家认为汶川地震泥石流影响将持续100年以上的说法,《汶川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编制组组长、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许强教授认为,有些表面看上去没有裂缝的山体,实际上内部已被“伤害”,部分脆弱的山体有可能历经多年才能逐渐趋于稳定。为了让受威胁区百姓尽早脱离危险,四川年内将完成23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作。

今年入汛以来,四川省已经历多次区域性暴雨,部分地区暴发了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公路被冲毁。有地质专家称,汶川地震泥石流影响将持续100年以上。对此,许强教授表示,这些看法并不是全无道理,但具体的影响时间谁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许强认为,汶川地震泥石流影响可能会持续一个很长时间。他举例说,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后引发的地质灾害,在经历40年后地质灾害才逐渐衰减到震前水平,而台湾集集地震后经历10年4次大的台风和强降雨的洗刷,山体才逐渐趋于稳定。

许强认为,目前“震区泥石流逢沟必发的受灾点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在汶川地震灾区,强降雨下到哪里,哪里就有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即使有些山体表面看上去没有裂缝,但内部已被“伤害”,一旦下大雨,原本脆弱的部分山体就会被冲刷下来”,造成泥石流逢沟必发。

许强表示,由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众多且隐蔽性强,目前主要治理对重点城镇、重要公共设施形成威胁的隐患点,主要采用“稳”、“挡”、“排”、“停”来减少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防止出现“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而且一些新思路、新理念也为泥石流治理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比如,针对文家沟的松散固体物异常丰富,上游存在一个盆状汇水区的特点,采用“水石分治”理念,较好地解决了文家沟泥石流的防治困难。文家沟的引水隧道在今年强降雨期间已发挥了非常显著的功效。

许强还透露,四川年内将完成23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建成地质灾害普查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体系、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体系、地质灾害科普宣传体系、地质灾害防治标准体系六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