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调中心芦山抗震救灾纪实浏览次数:490 发布日期:2013-06-08 分类:综合信息;防灾减灾5年前,“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的抗震救灾队员们,赶赴四川省芦山县应急排查次生地质灾害。5年后,4月20日8时02分,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再次牵动了南京地调中心每一个职工的心。 抗震救灾赴一线曾在芦山战斗过的南京地调中心专家们,非常清楚地知道,“4·20”芦山地震灾区山高、谷深、坡陡,原本就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地震使得岩体松动,再加上余震不断,滑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极易发生,时刻威胁到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汛期来临,降雨量增大,如不及时排查防范,许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就可能成灾,使地震灾区雪上加霜。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心领导就指示水环院把“5·12”汶川地震时完成的芦山地灾排查报告、图件等资料打印出来,随时准备再赴芦山抗震救灾。 4月24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紧急视频会后,中心主任曲亚军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决定立即组建地质灾害排查专家组,由中心总工程师邢光福带队赴川抗震救灾。 中心挑选了参加过“5·12”汶川地震灾区芦山县地灾排查、有丰富经验的邢光福、叶念军、杨献忠、葛伟亚四位老同志,专业技术突出又年轻力壮的常晓军、孙强、于俊杰、范飞鹏、刘君安五名80后小伙子及技术出色、善打硬仗的陈可喜、范卓伟、周挺三位司机。为了提高调查工作效率,中心选择队员时除了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人员外,还配备了构造、地层等相关专业人员,使整个队伍专业结构更合理。 4月25日,葛伟亚、常晓军作为先遣队连夜飞往成都,领受地灾排查工作任务。获知地灾排查工作区在乐山市井研县后,专家组于4月27日向四川地震灾区进发。20个小时,日夜兼程近2000公里……4月28日17时,南京地调中心抗震救灾专家组所有队员汇合。 滑坡危岩查详情4月29日一大早,邢光福带领抗震救灾专家组与井研县国土资源局相关人员就地质灾害排查工作进行了会商。 井研县共有27个乡镇、385个村组,原有地质灾害点98处,芦山地震后新报2处,合计约100处。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要求,这次地灾应急排查的重点是对已有隐患点进行核查评价,对新增地灾隐患点进行调查评价,调查分析震前、震后地质灾害的变化特点和已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防灾效果,评判震后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汛期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危害,针对需要保护的对象提出防治措施建议。而所有的野外排查的工作结点是,5月10日! 时间紧,任务重。专家队员们与井研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一起分四个调查小组,分赴各调查区。 野外调查工作区山丘广布、溪沟纵横、沟谷狭窄、丘坡陡立,地形切割较深,局部高差达300多米。受“4·20”芦山强震影响,山体岩石松动,专家队员们随时面临着山体滑坡、危岩崩塌的威胁,加之丛林茂密,蚊虫肆虐,地灾排查行进的路程异常艰难。 在这次芦山地震中,井研县虽不是重灾区,但由于没有及时的震后遥感解译图像可以参考,次生地质灾害排查任务依然繁重。每到一个重要地质灾害点,专家队员们都要向当地村民询问详情。有时村民们不能准确辨析地表变形的情况,队员们为了科学判断地灾点的稳定性和危害性,就绕很远的路,爬很陡的坡,到滑坡坡顶和危岩岩顶查看详情。 从4月29日到5月8日,每一天,排查队员们清晨就出发,分头赶赴各地灾隐患点调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总结,逐一分析当天调查的地质灾害点特征和危险性,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并将当日的情况汇总上报给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调局。在震区的每一个夜晚,驻地的灯光都会亮到凌晨两三点。 上阵新老地质兵在紧张艰苦的地灾排查工作中,老同志身先士卒,年轻同志奋勇直前。因为在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遭受地震之痛的人民,再遭受次生地质灾害的伤害。 专家组领队邢光福白天跟随各调查小组到野外一线,晚上听取各小组汇报,处理调查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对任务部署进行调整,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大家劝邢光福在家坐镇指挥就行了,但他却说:“我是来带领大家排查地灾的,必须到一线和大家共同作战。”技术负责叶念军教授,年近花甲,是专家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依然每天坚持工作在一线,返回驻地后还要阅看各调查小组的调查表格,提出完善和指导意见。联络员兼安全员杨献忠教授,除了白天出野外调查,每天深夜都要等各小组提交调查材料并汇总后上报上级部门。 由于同组的老同志还要兼做很多其他事务,于俊杰、孙强两位年轻同志就承担了较多的野外调查、填表和作图任务,但两位同志从不喊苦叫累。常晓军、刘君安小组分配的工作区灾害点最多,但两位同志没有计较。葛伟亚、范飞鹏小组主动承担了离县城较远、地势险峻、灾害严重的井研县西北部山区调查,每天不辞辛劳地往返高差两三百米的陡山和几十公里的野外,与时间赛跑。 司机陈可喜是第二次参加抗震救灾。在艰苦的高山区开车,一天下来手臂酸麻酸麻的,但从没有怨言。司机范卓伟在抗震救灾期间获知老婆怀孕的消息,他在电话中对老婆说“现在是地灾野外排查关键时刻,我要以工作为重。等任务结束回到南京后再好好补偿你。”司机周挺为减轻专家技术人员的负担,总是尽可能地将车开到离灾害点最近的地方,以节省技术人员的体力和时间。 无私奉献筑大爱5月1日,抗震救灾队员们在紧张有序的野外调查中过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劳动节。中心主任曲亚军一早就发来短信,代表中心全体职工祝弟兄们节日快乐。很多干部职工也发来问候短信,让队员们深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5月8日,井研县震后地灾应急排查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共排查出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129处,其中新增31处,涉及井研县21个乡镇和国道213、省道305重要交通干线,共威胁311户、1169人的生命安全以及3244万元的财产安全。 5月9日,邢光福把井研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表移交给井研县国土资源局。井研县国土资源局向专家队员赠送了“抗震救灾无私奉献,川宁联手大爱无疆”的锦旗,井研县副县长杜驰深情地说:“你们严谨认真的专业排查,为我县的地灾防治提供了支撑保障,真诚地感谢你们!” 任务圆满完成,专家组返回了成都。大家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再编写排查总结报告,可刚到成都,就接到中国地调局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通知:由于近期余震不断、雨季将近,要求尽快对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成果进行总结,及早将成果提交地方政府使用,为地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撑。接到通知后,邢光福立刻召集尚未放下行李的专家队员,部署排查总结报告编写工作。 卸下行装,紧张的报告编写和图件编制工作连夜展开。5月10日,经过近20小时的连续奋战,下午2点半完成了“一图一表一报告”的地灾应急排查成果编制。5月11日上午,专家组代表南京地调中心正式将《乐山市井研县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隐患点汇总表、隐患点照片册等相关附件提交四川省、市、县有关部门使用。 提交井研县地质灾害排查成果后,专家们心里还挂念着震中芦山县的灾情。“5·12”汶川特大地震5周年的前一天,曾在芦山战斗过的叶念军、杨献忠、葛伟亚、陈可喜再次驱车回到芦山,带着南京地调中心广大职工的情谊,看望曾一起并肩战斗的芦山县国土资源局老朋友们,并带去了南京地调中心职工的捐款。令人惊喜的是,在安置点遇到了芦山县县长王华。5年前,时任芦山县委组织部部长的王华在当年的野外排查现场,主持见证了南京地调中心应急排查分队新党员“火线入党”仪式。王华动容地说:“正是因为5年前根据南京地调中心为芦山县地灾隐患点的排查结果,采取了地灾整治与搬迁避让等措施,才使得芦山县在这次地震中避免了更多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芦山人民永远铭记南京地调中心为芦山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