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次系统开展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浏览次数:560 发布日期:2011-10-10 分类:综合信息 2011年9月23日,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2009-2010年《江苏淮北及沿江成矿带遥感地质综合调查》工作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并获得优秀。这是江苏省首次系统地开展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规划执行情况、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矿山地质环境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 该项目主要利用遥感技术,在江苏淮北及沿江成矿带开展区域成矿远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以及基于上述成果的数据库建设,为国土资源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保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及决策依据。此项目成果不仅在国土资源部得到良好的应用,在江苏省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有效地规范了省内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2年来,调查面积逾10000平方公里,野外路线总行程3662公里,调查矿点共计435处。经统计发现,工作区内违规开采矿种分布最多的为建筑用石灰岩,且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煤矿及铁矿开采造成的采空区塌陷和露天开采矿山造成的滑坡及崩塌等。通过对2009-2010年重复工作区的遥感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发现,工作区内正在开采矿山由2009年的168处减少到2010年的63处, 违规矿点由33处减少到10处,地质灾害点从37处减少到7处。两年共实施矿山整治工程33处,主要为对石灰岩露天采场的治理和砂矿区的治理。矿山违规开采及地质灾害得到显著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整合后的大中型矿山及地下开采矿山,其开采方式、开采秩序、资源利用程度、环境影响状况等方面均保持良好的状态。矿区复垦减少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基本没有矿山环境污染。 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建议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矿山违规开采方面,矿山遥感调查中发现的违规开采矿山仅有1处为地下开采,其余均为露天开采,因此淮北及沿江地区矿山监测的重点应放在露天开采矿种方面,并实行动态遥感监测。矿产资源规划执行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禁采区范围内存有大量的露采矿山,该类矿山开采对道路两侧、都市发展区、重要风景区及水源地造成危害,因此应集中考虑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该类矿山进行治理。除此之外,应切实做好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对废弃矿山进行复垦,尤其是石灰岩露采矿山和砂矿区的生态治理,有效杜绝矿山环境污染。 2、矿山开发占地方面,违规开采采场的面积占整个采场的面积比例均较大,应重点对采场的开发占地秩序进行管理。通过对宁镇工作区及冶山工作区重复监测区的监测结果表明,经过2009年的遥感调查整治之后,2010年违规开采采场面积显著减少。但是露天矿种开发占地越界现象非常普遍,对于这部分矿种的开发监测应做到规范化和常态化,对于其中矛盾较为突出的矿种,比如建筑石料用灰岩等应做重点监测。 3、矿山地质灾害方面,由于煤矿的地下开采及铁矿开采导致了大面积的采空区地面塌陷,对当地生产生活均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急需规范地下开采行为,并且加大力度对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区进行治理。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