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圈定28处地下水富集区

浏览次数:545  发布日期:2016-11-29  分类:地下水

 11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与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在西宁市召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讨会。会议透露,围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需求及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的《柴达木盆地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圈定了28处地下水富集区,年可采资源量达13.2亿立方米,为循环经济试验区提供了地下水资源保障。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规划了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及其与之配套的资源开发与加工基地。根据规划,试验区近期的水资源需求达每年11.47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超过12亿立方米。但试验区地处内陆盆地,干旱少雨,区内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规划建设的许多工业园和资源开发加工基地缺少可靠稳定的水源保障。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年启动实施《柴达木盆地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计划项目。截至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投入1.23亿元,带动青海省、州、市(县)三级政府跟进投入约1亿元,开展了水源地勘查、地下水位上升灾害勘查和区域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形成了中央公益性调查先行、地方公益性和商业性投入跟进、快速转化成果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工作新模式。

 地调局西安中心组织了青海三大水工环专业队伍和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共14家单位,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等国的水文地质学家共9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调查研究和技术攻关。历时6年,项目组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1.2万平方千米,基本查清了试验区内重点地区地下水的赋存分布规律与补径排条件,圈定了7处特大型、5处大型、13处中型和3处小型地下水富集区,可采资源总量达每年13.2亿立方米。其中,7处特大型地下水富水区开采资源总量达每天292万立方米,均具有建设巨型供水基地的潜能,可为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3个循环经济园区,以及都兰—诺木洪特色农业、花土沟—茫崖油气与盐化工等两个资源开发基地提供水资源保障。

 项目填绘了32幅1∶5万水文地质图、2幅1∶20万基础水文地质图,初步建立了柴达木盆地主要流域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最新的基础水文地质资料;实施的79眼探采结合井,提供了可满足40万人安全饮水的供水水源,一批村社和特色农业合作社依托水源井重新调整了产业布局,为四省连片藏区中海西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水资源支撑。

 项目组通过调查评价提出,为保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供给,需充分发挥地表水、地下水各自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利用。在水系发达、地下水位埋深较大与供水保障率要求不高的山前戈壁砾石带用水,以及季节性强的农业灌溉和绿化用水,适宜采用地表水;在地表水缺乏、植被荒芜的盆地西部地区,地下水位上升灾害明显的地区,以及水保障率要求高的城镇和生产用水,适宜采用地下水;盐化工生产用水应尽可能节约和保护淡水,建议采用盐碱区的地下微咸水、咸水甚至盐水、低矿化卤水作为供水水源。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发改委、环保厅、国土资源厅、地质调查局、水文局、环境地质勘查局、地矿局水工环地勘单位以及海西州政府、国土资源局,格尔木水利局,长安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等,围绕促进项目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动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研讨。会议特邀青海省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青海省“十三五”水工环工作需求及调查工作部署,以推进项目进一步对接地方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