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将汉中天坑群列入中国六大名洞

浏览次数:614  发布日期:2023-05-19  分类:综合信息
  以“汉中天坑群文化、生态、社会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为主题的汉中天坑群第八次国际联合科考学术研讨会近日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汉中天坑群文化、生态、社会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建议,汉中天坑群洞穴系统应进入中国六大名洞之列,并以此为契机,申报国家公园和世界地质遗产地,积极筹备召开国际洞穴大会。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洪增林作了题为“汉中天坑群多元价值体系及保护利用”的主旨报告。他以本次科考及调查研究成果为基础,立足汉中天坑群生态保护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阶段,以构建汉中天坑群“人-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重点探析汉中天坑群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提出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思路、策略与方案,为秦巴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地学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教授级高工董颖以“汉中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可行性”为题,详细阐述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与评估条件,结合汉中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基本状况,提出了下一步建设发展建议。

  亚洲洞穴联盟主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远海以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地阐释了汉中市小南海天坑群的地学和旅游价值,为下一步小南海天坑群全面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训练围绕“化石给人类的启示”,详细介绍了冰河时期几次生物集群绝灭的可能情况,分析了绝灭原因及基本规律,提出了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倡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田明中作了题为“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经验”的报告,分享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经验,介绍了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有关情况。

  国际洞穴联合会副主席兹德内克·莫提契卡、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迈克·菲利皮,分别围绕伯牛天坑-天星岩洞穴系统探测第三阶段成果、伯牛天坑-天星岩洞穴沉积物研究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洞穴探测技术、经验以及本次汉中天坑群洞穴探测取得的最新成果。

  研讨会还特别邀请了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葛安新、河南省山水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张忠慧、西安地图出版社社长毛腊梅、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祝鹏先、长安大学教授王玮、汉中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主任肖义恩等,就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前,卢耀如院士、汤中立院士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汉中典型天坑洞穴现场,围绕洞穴保护利用研究等12个专题,在南郑小南海镇、镇巴三元镇、宁强禅家岩镇等天坑集中分布区进行了野外科学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研讨交流,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此次联合科考开展的12个专题,学科覆盖面广、学术水平高,考察成果将为挖掘汉中天坑群自然、文化、生态、社会价值,推进天坑群保护利用研究等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要做好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加强以拓展“地质+”为主体的汉中天坑群国际性综合科学考察,深度挖掘汉中天坑群作为我国三大“天坑-洞穴系统”和六大名洞的科学价值,建立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的汉中天坑群文化、生态、社会价值及保护利用体系,科学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学方案。

  本次国际联合科考在中国地质调查局、亚洲洞穴联盟、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大学主办,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西安文理学院、汉中市林业局承办。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