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光大 再立新功——纪念“三光荣”精神提出40周年 宫莉 2023-07-17 09;27

浏览次数:503  发布日期:2023-07-18  分类:综合信息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激励和指引着一代代地质人,投身地质事业,攀上层层高峰,涉过条条河流,探寻一座座地下宝藏。40年来的实践证明,“三光荣”精神对于弘扬地质行业优良传统、培养敢打硬仗的地质队伍、推动地质文化建设、促进地质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老一辈领导人的期盼与寄托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中国留学生时欣然答应为同学们题词。一个叫任湘的同学,顺手拿了一张使馆便笺纸,递到主席面前。当得知他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学习地质时,主席略加思索,便用钢笔随即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

1952年11月,原地质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计划会议。时任副总理陈云到会并做重要讲话。他说:“明年地质工作要有一个大的转变,应该根据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和燃料工业等建设的需要,在一定时间以内,探明一定的储量。”1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国地质工作者的光荣任务》的社论。

1953年7月,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地质工作汇报时,用军事术语来形象比喻地质工作的几个阶段,指出普查是战役,勘探是战术,区域调查是战略,把地质工作几个阶段的性质和任务讲得十分清楚。1956年初,毛泽东主席听取地质部及相关部门工作汇报时说:“地质部是地下情况侦察部。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地质工作要提早一个五年计划,一个十年计划,准备好矿产资源。”1957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在接见北京地质学院应届毕业生代表时说:“地质队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侦察兵、先锋队,地质工作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二、“三光荣”精神的形成

1960年,何长工同志提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艰苦朴素、埋头苦干、严肃认真、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1962年,何长工同志又提出,要对广大职工进行地质工作光荣的教育,让他们认清前途、安心工作。1980年,孙大光同志在全国地质系统评功授奖大会上指出,召开这次大会是为了树立献身地质事业光荣的思想,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地质事业的优良传统。

1983年初,原地矿部党组决定召开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孙大光同志针对部机关二楼贴出的“以地质为荣、以深山为家、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口号,提出“要概括广大职工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提出一个新的能凝聚整个队伍的口号”,并确定由时任副部长朱训同志牵头主持调研、研讨、提出。在朱训同志主持下,几经调研、反复讨论后,形成并提出了一个“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表述。经部党组讨论后,认为“归纳得很好”,并决定在当年3月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再次听取大家的意见。

1983年3月11日,在全国地质系统基层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朱训同志在代表部党组的工作报告中,概括并提出了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的精神追求: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在会上,这一表述立即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等领导同志的肯定,和广大代表的拥护。朱训同志指出,“三光荣”的提出,是对久已存在的地质队伍优良传统作风的一种概括。一是老一辈地质学家热爱祖国、献身地质事业的艰苦奋斗精神;二是一大批革命干部和解放军官兵转业到地质队伍中带来的革命作风和牺牲精神;三是常年野外艰苦地质工作环境的锻炼;四是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和广大职工的自身修养。王震同志指出,“三光荣”是地质队伍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广大地质职工牢固地树立起“三光荣”精神,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一定能够开创地质工作的新局面,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三光荣”是地质工作者的心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回忆道,1953年,他被分配到原地质部办公厅任刘景范副部长的业务秘书,但他一门心思要去野外。在反复要求后,他终于被派去参加了中苏合作的“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工作。他回忆道,当他们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下山时,老百姓说他们是“劳改队下山了”。但他们每个人都很自豪,并且说“我是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大学生奔赴了青藏高原这个“地质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他们那种不畏艰苦、努力找矿、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深受触动。

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这支功勋卓著的黄金尖兵演绎了“为祖国找矿”的生动事迹。在金矿“攻深找盲”中,六队不断向纵深挺进,相继提出了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热隆-伸展成矿理论、阶梯式成矿理论等,参与提出并建立了新类型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床式,为胶东乃至全国深部找矿明确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拓宽了找矿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指出,“三光荣”精神是地质战线广大职工几十年来在筚路蓝缕中创业、饥馑匮乏中发展和漫长低谷中坚持的精神概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指出,“三光荣”精神是地质人的心灵结晶,无价之宝。他认为,“三光荣”精神的动力有两个:一是信念,为祖国的复兴及地质事业发展而奋斗;二是爱好,热爱地质工作,执着探索。这也是真正地质人的必备条件。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说,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壮大的地质尖兵奋战在深山、密林、江河、原野,为祖国探查丰富的宝藏,做出了艰苦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东风吹起的地质大军“三光荣”的旗帜,为中华崛起做出了功不可没的业绩。

四、“三光荣”精神是鼓舞地质工作者建功立业的力量源泉

“光荣在于奉献”成为对“三光荣”的高度概括。1990年2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听取地矿部工作汇报时指出,“从事地质工作没有一定的抱负不行,没有事业心、不热爱这个职业不行”,“要有‘三光荣’精神,要从政治思想上加强宣传。”1991年,江泽民同志为平顶山地质工作者纪念碑题词“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要求继承和弘扬“三光荣”的优良传统。2012年6月21日,李克强同志在接见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时再次要求“弘扬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献身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1985年1月,地矿部召开了全国地矿系统第二次评功授奖大会,表彰了175名劳动模范,找矿特等奖9项、一等奖45项,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5项、二等奖145项。1989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首届颁授仪式举行,地矿部表彰了塔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有关单位,煤炭部表彰了10名地质队队长和10个双文明单位,冶金部表彰了14名地质队队长。1991年,地矿部授予92个单位“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荣誉称号。地矿部、国家计委、人事部、司法部联合表彰了山东省地矿局等79个全国矿管工作先进单位和66名全国矿管先进工作者。有色总公司授予11个地质队为“功勋地质队”荣誉称号。1992年,国务院决定授予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为“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同年,地矿部表彰了第三批32个找矿功勋单位,核工业总公司表彰了11个找矿有功单位。

这些先锋模范的涌现,是“三光荣”精神的体现,是地质队伍精神面貌的缩影,是地质职工建功立业的力量源泉。“三光荣”精神早已成为地质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五、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

2018年10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业联合会在江西德兴召开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座谈会。朱训同志与会并参加了地质工作者塑像揭幕仪式。

自然资源部向会议发来贺信,指出“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全力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集成和思想结晶,是地质勘查行业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己任的精神凝练和文化内核,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心系国家建功立业的家国情怀和职业追求。35年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发扬“三光荣”精神,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奋发有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然资a源部在贺信中号召,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稳定、经济、绿色的能源、矿产和其他战略资源保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服务。要肩负起“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地质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新时代地质工作者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守精神高地,在逆境中矢志奋斗,在困境中锤炼意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立新功。

(作者简介:毕孔彰,中国地质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杨光坤,中国矿业联合会地学哲学委员会常务委员)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