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斑岩型铜矿形成成因明晰 宫莉 2023-08-11 11;37浏览次数:590 发布日期:2023-08-11 分类:综合信息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能源与深地探测研究团队德兴巨型斑岩铜矿深部结构与成矿机制研究取得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SCI期刊《矿物地质学评论》(Ore Geology Reviews)。
华南地区经历了从新元古代到侏罗纪的多期构造—岩浆作用,其复杂的岩石圈结构制约了对区域成矿系统及其演化的理解。针对上述科学问题,该团队在钦杭成矿带东段部署了一个含205个测点的大地电磁阵列,通过ModEM代码对不同参数进行多次三维反演试验,获取了研究区可靠的三维电性结构模型。 研究发现,钦杭成矿带东段的岩石圈结构特征与阿巴拉契亚多地体威尔逊旋回模式相似,主要的电性梯度带对应早期形成的块体边界,多块体碰撞、拼贴奠定了区域岩石圈基本格架,块体边界成为含矿岩浆、流体上升的重要通道。怀玉地体与华夏地块之间保存了新元古代俯冲形成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增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在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回撤的影响下,赣东北断裂发生活化,为含矿岩浆热液提供了上升通道,从而形成了德兴斑岩型铜矿。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