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的生态与文化价值有多大 宫莉 2024-06-27 09:55

浏览次数:266  发布日期:2024-06-27  分类:地质遗迹和化石
——第四届自然文化高端论坛综述

三潭碧水映驼峰,四面青山染边陲。以“极美之境:世界地质公园在中国”为主题的第四届自然文化高端论坛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圆满闭幕。

自然文化高端论坛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自然文化研究院打造的自然文化品牌论坛,受到各界关注与好评。

今年是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创建、我国成功申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周年。本次论坛重点关注哪些热点话题?为什么选择在阿尔山市召开?释放出哪些重要信息?

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中国经验

汇聚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历史的积淀、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地质公园是神奇、包容、文明的象征。

2004年2月13日,我国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25家世界地质公园大家庭中的成员。自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创建拉开了大幕。

“保护具有国际价值的地质遗迹,利用区域内独特的自然遗迹和文化遗产资源,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秉承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理念,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突飞猛进。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7个世界地质公园,位居全球首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

论坛形成普遍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地质公园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向世界提供了成功的中国案例和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如何进一步推动文旅等产业发展?怎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科学保护地质遗迹、走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新路径?来自内蒙古阿尔山、甘肃张掖、山东泰山、湖南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管理人员纷纷围绕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初心使命及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世界地质公园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宏图伟业。”论坛同时举行了《极美之境——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新书发布仪式。据介绍,此书是对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特色的概括和凝练,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之美、自然生态之美和人文历史之美。

寻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近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协同推进经济增长和生态保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桂华表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中国节能一以贯之的重要使命。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大会上,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表示,中国节能未来实施的项目都将以增加地方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为目标,彰显建设美丽中国敢为人先的央企担当。

“绿水青山”能否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并解决好实现路径、机制、模式等关键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农业上下游产业构建不到位、生态产品销售中信息不对称严重、生态修复过程核算不到位、生态工业与先进技术耦合程度较低等多种问题亟待破解。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景区遗产保护部副部长董晓峰则从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指标交易、生态产业化经营、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与增值溢价等方面道出了泰山的实践经验。

专家们认为,随着我国对生态产品的认识理解不断深入,对生态产品的措施要求更加深入具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最早的建立健全、深入探索,逐步走向产业化。

挖掘自然文化价值的潜力

以地质遗迹为例,全球寒武系标准层型剖面——排碧阶和古丈阶“金钉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石林、蔚为壮观的高原切割型岩溶台地-峡谷群,伴生壮观的水体景观和丰富的化石资源……在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叶庆子看来,自然文化价值体现在审美、教育、生态、经济价值等多个方面。

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祝鹏先以祁连山国家公园肃南段康乐镇生态文化村为例,称文化村不仅重视生态旅游开发,未来也是生态文化挖掘的平台和路径。

传播自然文化,讲好公园故事。守护地质遗迹,让地质公园绽放迷人光彩,是无数自然资源领域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心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刘大锰表示,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自然文化重点项目研究与学科、课程、教材建设,培育新时代具有新自然观、新生态观、新文化观的高水平人才。学校成立了国内第一所集教学、科研、管理一体的跨学科科研机构——自然文化研究院,以及全国8家分院,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文明观念普及、自然文化理念推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如何从多角度深化自然文化价值的内涵,探索实现自然文化价值的路径方法,推动自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也是本次论坛留给参会者的重要课题。

提升地质公园文化价值

地质公园是再现地球历史的珍贵“文物”,是展示地球历史演变的“博物馆”,是“最美的地球印记”,是人类探秘地球宝藏的大门,也是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地质公园文化价值的重视与挖掘,地质公园的文化属性日益彰显。中国矿业报社原副社长、原总编辑赵腊平认为,地质公园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提升是地质公园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其质量、增加其吸引力、发挥其作用的重要途径,而保护和传承地质公园文化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对于新时代如何提升地质公园的文化价值,赵腊平建言:一是建立地质公园文化建设的控制、引导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强地质公园文化遗存的保护和转化;三是加强地质公园科学价值的教育与普及;四是加强地质公园奇特自然景观的宣传报道;五是进一步建立地质公园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六是加强地质公园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七是加强地质公园文化价值体系的探索。

弘扬地质文化,传播自然文化。论坛期间,第八届全国高校“爱江山杯”中华通韵诗词创作大赛正式启动。推动优秀传统地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祖国大地上,更多地质公园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阿尔山宣言及未来展望

巍巍兴安盟,梦幻阿尔山。这里是自然文化概念的诞生地,也是自然文化论坛的发端。

时隔五年再到阿尔山,自然文化关注什么,强调什么,有着谋划一域而关乎全局的重要意义。

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会上,《第四届自然文化高端论坛阿尔山宣言》正式发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地质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是提升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动力”等共识进一步深化,地学科普教育和研究的平台也随之得以丰富和拓展。

从开幕式到全体大会,从专家论坛再到实地考察,会场内外思绪激荡、气氛热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与会学者发表了对自然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自然文化研究院院长马俊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未来,将持续助推我国47个世界地质公园交流互促、共同发展,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中展现新作为。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生态产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公众享受最美最优质的生态产品,弘扬地质文化。常怀敬畏之心,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生态保护和生态游憩、生态体验相得益彰,共促和美。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