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丽底色

浏览次数:26  发布日期:2025-01-06  分类:综合信息
安徽马钢矿业牢固树立资源报国与生态保护并重理念,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钢矿业”)各矿山却依旧充满盎然生机。南山矿的凹山湖,恰似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东山坑先期改造的60亩良田,才挥别晚稻的盈盈金穗,便又欣然承接油菜籽的沉沉希望,只待来年春风拂过,那层层叠叠的油菜花肆意铺展大地。白象山矿极具徽派韵味的主井塔,巧妙地融入大青山景区之中,仿佛是大自然与现代工业携手共创的独特地标。罗河矿宛如一座独特的大学校园,道路两旁的绿植郁郁葱葱,罗昌湖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为整个矿区增添了一抹灵动与惬意。张庄矿则宛如一座精心打造的园林式厂区,花坛里的各色花卉争奇斗艳,即使在初冬也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绚烂……

近年来,马钢矿业牢固树立资源报国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精心雕琢出一个个绿色发展的典型范例,谱写出一曲曲激昂澎湃的绿色发展乐章。

多措治污,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近年来,马钢矿业加速推进废气超低排放项目。南山矿通过对采选工艺进行系统优化,成功实现了主体产线“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的目标。白象山矿在采掘作业中,巧妙运用湿式抑尘、喷雾洒水以及定期清洗进风巷道等手段有效控制扬尘;针对破碎、筛分、转运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则采用高效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有效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

水治理亦是马钢矿业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南山矿为降低尾矿排放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精心搭建水循环系统,使生产回水内部循环使用率达到100%。张庄矿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全部予以收集,并排入浓缩池作为选矿补充水。白象山矿针对生产中的井下涌水,输送至地面矿井水净化站,采用混凝澄清工艺进行深度处理……

在固废处理领域,马钢矿业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姑山矿对和睦山选矿系统入磨物料的全粒级抛尾工艺进行改造升级,每年可提前分离出11万吨粗粒废石作为建材进行销售,有效减少进入尾矿库的尾矿量。罗河矿40万吨尾矿捞砂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该矿在尾矿综合利用和无尾矿山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材料科技公司成功开发出6种建材产品,并于2020年建成了年产60万立方板材项目,实现了资源的变废为宝与高效利用。

南山矿原凹山尾矿库修复成翡翠湖

生态治理,绘就绿色矿山新画卷

马钢矿业近年来全力构建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矿区环境,致力于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该矿积极探索“生态+渔业+生产”的创新模式,持续探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让凹山地质文化公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区域。

姑山矿钟山排土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持续耕耘,复垦基地总面积已达460亩,其中可发展种植面积约20亩,宜林山地约300亩,已初步形成生态重建区、生态经济林园区、生态防护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域,曾经荒芜的排土场如今已华丽变身为矿山的新景观,成为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罗河矿持续推进矿区绿化、亮化工程升级,累计栽植乔木18201株、灌木122108株,铺植草坪5.23万平方米,亮化建筑18处,整个矿区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一幅“矿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花园式生态矿山美景徐徐展开,让人们深刻领略到绿色矿山的独特魅力。

白象山矿以创建3A级工业旅游景区为依托,持续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精心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矿一体化的生态空间结构,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创新之路,为绿色矿山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双碳”引领,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马钢矿业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平台,以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为路径,持续改进优化工艺流程,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成功研发出高压辊磨成套技术与装备应用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实现了从传统采矿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华丽转身。通过扎实推进各矿山节能降耗工作,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低碳形象,还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张庄矿先后开展了生活服务楼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备用尾矿池光伏发电项目,有效提升了公司绿电占比,降低了外购电成本,为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白象山铁矿通过采用先进的破碎设备、高压辊磨设备、淘洗磁选机等,并增加排尾浓缩工艺等措施,及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设备,确保了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实现。

建材科技公司实施国际先进的耐高压聚酰亚氨模半叠包双玻璃丝10层+国际先进的无胶云母带工艺+VPI真空寖漆技术的三相永磁变频同步电动滚筒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电能251400千瓦时,基础节电率达21%。

展望未来,马钢矿业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绿色矿山建设理念与实践,持续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生态修复、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与创新力度,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永恒的底色,让矿山的美丽画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加绚丽多彩。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