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直面地灾防治大考浏览次数:587 发布日期:2004-07-1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5月末,在地质灾害面临严峻形势的汛期,国土资源部举办的第十一期国土资源管理市长研讨班在重庆开班。全国33个市(地、州)政府主管领导研讨、学习、交流地质灾害减灾之道,在地灾防治的政府责任、地灾危险性评估等领域开展了热烈探讨…… 群测群防——近年在我国地灾防治中大放异彩,在未来仍会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群测群防是近年来摸索出的有效手段,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核心是发动群众,提高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提高其识灾、报灾、避灾等预防自救能力。实践是一所大课堂。近年来,河北承德、福建泉州、四川沪州等地在工作实践中,对群测群防开展了新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地处冀北山地与坝上高原的承德,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承德市近年来建立健全市、县(区)、乡、村、监测责任人五级群测群防管理网络,建立了“层层有机构、各点有专人”的群测群防工作机制。2003年共确定154处地质灾害隐患重要防范区段,约占全省的1/3,全市356人(组)监测人员,每年汛期义务坚守在每个灾害隐患点的沟谷坡上,严密监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动向,成为预防地质灾害的主力军。福建省泉州市在推进群测群防工作中注重宣传与培训。对领导干部主要宣传国家的法律、政策,提高领导干部对地灾防治工作紧迫性的认识;对地灾重点区的农村、乡镇,主要宣传地灾隐患简易监测、灾害预防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当地群众将群测群防网络称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保护网”。四川省沪州市则努力探索群测群防、群专结合工作体系,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构建群众性的监测和预防体系,把地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沪州市纳溪区龙车乡两个村曾发生特大型山体滑破,面积约3平方公里,涉及606人。灾害发生时,监测责任人及时报警,相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由于监测责任人发现早,专业部门判断科学准确,为灾民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无一人伤亡。这一成绩受到国土资源部的表彰。履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如何认识地灾防治工作,如何推进地灾防治?这是市长研讨班上的热门话题。兰州市副市长马琦明代表中西部11个市、州作分组讨论总结发言时说,政府在地灾防治中责任重大,一定要在落实地质灾害责任制上下功夫。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规划、经费投入等,这都是政府应该做的。云南红河州政府副秘书长王洪兴则认识到,地质灾害原管理主要应当是政府行为。政府的参与管理是开展防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政府将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防治工作才可能扎实深入地开展。在市长们的发言和交流中,透露出各地政府对地灾防治工作的重视。近年来,湖南省郴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重大灾害明显减少。湖南省郴州市副市长毕华说,该市把地质灾主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一把手亲自抓,明确一名副职具体管,并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考核范围。建立健全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地灾防治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政府把防治地质灾害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地灾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重庆江津市常务副市长许金钢介绍说,近年来,江津市多方筹集地灾防治资金,确保这项公益性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每年同各个镇签订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将地灾防治工作纳入各镇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实行考核奖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近年来树立“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是抓发展”的观念,进一步端正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州、县(市)、乡(镇)都成立了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从1998年开始,承德市政府连续5年制定实施了汛期地质灾害预案;陕西省安康市从2000年起就成立了市地质灾害防治委员会,分管市长任主任,各县以及乡镇政府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四川省泸州市常务副市长庭继岗认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台工作,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来抓。地质实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影响,迫使我们认识到只有认真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灾损失,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从源头上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正成为地灾防治新思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正是这样一项防患于未然的工作采访中听到这样几则事例:西部某县城建设中由于对地质情况不了解,城址竟选择在一个古滑坡上,最终损失10亿元。某地在一座桥梁建设中,早期发现地灾隐患,防治投资需要20万元,但当地政府认为这是白花钱,没有进行必要的治理。两年后,滑坡发生,当地政府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了800万元的“学费”。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近年来,人为因素已成为引发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比如,贵州省2001年发生17起突发性重大地灾,10起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广东省2001年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50起,占总数64.1%,2002年达83%;广西2001年有70%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是人类活动造成,2002年达到83%,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2%;福建省2002年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中82%是人类活动诱发。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将穿过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城区范围的扩大,布局的重新规划,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地质环境产生巨大冲击。如果对地灾危险性评估重视不够,将会遗留隐患。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先后开展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其中,还有近20个省(区、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出了明确规定。湖南省郴州市在地灾防治中注重从源头防灾的经验值得重视。郴州市着力搞好科学规划,注重把地质灾害台体系规划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和建筑用地地质灾害影响性评估制度,目前全市已对600多个建设项目和矿开展了评估;以铁的手段推进矿业秩序整顿,清理非法采矿点严禁乱采滥挖,从源头上防止人为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该市地质灾害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得到了有效控制。重庆江津市严格控制在地灾易发区和危险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若确需在上述地区从事建筑的,必须进行危险性评估。其余建设用地均要求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审查,经审查认定合格后方能用地。各镇在审批农村建房时,严格要求建房户避让易发区或危险区。近两年来,江津市共受理建筑用地危险性评估117件,开展地灾危险性评估26宗,从源头上避免了人为工程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地灾危险性评估体现了“宁可备而无灾,不可灾至无备”的积极思想,在实践中不仅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工程风险和维护费用,保障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短短几天的学习,市长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地灾防治的大考,在学习交流中,寻找不足,发现问题,考查防灾治灾的能力水平,更考查“执政为民”的意识和责任感。西藏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王东升说:“过去地方干部对地灾防治不太重视,防灾知识也有限。一些地灾事件教育我们,在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灾防治工作中,政府该怎么样负责任?该怎样体现执政为民?我们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学习,逐级加大培训力度,让所有干部知道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丁全利)(6163-GTZ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