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调查山体崩塌 快速提出防治方案

浏览次数:599  发布日期:2005-01-2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一线灾情
 记者张先余、特约记者李毅报道,12月12日上午,浙江省地勘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接到温州市政府通知,11日晚 10时30分左右,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乐清柳市256千米左右路段突发大面积山体崩塌事故,造成高速公路中断。该队队长吴宏伟高度重视,要求地质调查院全力以赴参与此项工作。浙江省地勘局局长张盛丰也就此事两次给吴宏伟队长电话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应急调查。虽然是星期天,但在最短的时间内,该队总工程师龚新法、高工徐良明和副教授陈明东便携带仪器和必要的设备赶赴现场,与温州市和乐清市国土资源部门的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了应急调查组,在事故现场展开调查,丈量、勘查、拍照、测算……一丝不苟地忙碌着。根据调查,此次崩塌形成了 65米长,20多米高,40多米宽的锥形堆积体,估算其总方量有15000多立方米,崩塌物中块石最大块径达15米以上,单体方量达800立方米以上。崩塌后的边坡形成了高约30~40米的陡直临空面。12日下午2点,在由温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的山体崩塌处理指挥部专题会议上,应急调查组从地质灾害特征、形成原因初步分析、边坡稳定性预测和防治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这份汇报材料是十一队技术人员现场勘查后形成的,是专题会议上惟一的书面文字。十一队高效率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在场人员的称赞。一般山体崩塌发生在雨季或台风季节,但事故发生前温州已经多日无降雨。针对大家的这种疑问,调查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路堑边坡高陡,存在三组结构面组合,尤其是缓倾、外倾结构面的存在,导致边坡不稳定。不稳定边坡在长期雨水渗透和行车震动等作用下造成此次崩塌。调查组认为,由于陡直临空面的形成,仍有可能再次发生崩塌,遂向指挥部建议,对发生事故的南侧山体进行边坡削坡整治或对路堑边坡岩体采用局部预应力锚索加固。这是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继2004年8月14日十四号台风“云娜”造成乐清特大泥石流事故参与应急调查抢险工作后,又一次参与地方重要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调查,为地方政府及时处置事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2214—K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