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海岸为何千变万化?

浏览次数:573  发布日期:2005-03-30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郭友钊中国的海岸线,绵延32000公里。其中,全国6500个岛屿岸线,从红树林闻潮起舞的台湾岛、红珊瑚艳惊四方的海南岛,到灰沙滩天天扩张的崇明岛,长达14000公里。从渤海湾、杭州湾,到北部湾,大陆岸线自图们江起,沿鸭绿江口潇潇洒洒、昂首阔步下江南,接受钱塘江大潮的洗礼和杭州湾柔美的熏陶,从此逶迤婉约,过浙江、进福建、走两广,终于抵达北仓河口,全长18000公里。我国南北海岸景观迥异综观我国大陆岸线,以杭州湾的镇海为界,向南向北,海岸迥然不同。东海、南海的海水直抵山峰起伏的丘陵地带,岬角附近乱石穿空、惊涛骇浪,海湾腹内银滩静臣、风平浪静,一张一弛,岬角与海湾交替分布,如强音与低音浑然交织,组成弯弯曲曲。海岸山峰背靠大陆,直面大海,山梁任波浪冲击磨蚀,岬角英雄风骨依然,海湾则温馨宽容,曾经不可一世的恶浪激流在此停留犹如温驯的羔羊,曾经漂泊四方的砾石沙粒在此安歇犹如回乡的浪子。黄海、渤海的海岸不同于南方。海滩辽阔、平坦,海岸线修直如尺。一眼望去,多是灰蒙蒙的地平线,很少有突起的山峰阻挡视线。在高高的瞭望塔上,才能一览海滩的全貌。北方的平原海岸不宜于漫步,大部分属淤泥质海滩。在淤泥海滩上,常有一片片的水草,打破北方海岸的色彩与形态的简单与呆板,随四季轮换,给海岸更换五颜六色的衣裳,因此北方海岸也显得生动活泼。地质环境是决定因素我国南、北海岸的巨大差别,是由地质大环境决定的。杭州湾以北,除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外,是一幅连一幅广袤的冲积平原,黄海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依,渤海与华北平原相偎,整个地壳处于沉降的过程中,从海岸到浅海连续接受由滚滚长江和黄河带来泥沙的淤积,决定了海岸主要为淤泥质海岸。海岸占据了冲积平原的边缘,并与平原融为一体,平原海岸自然而然继承了平原的秉性,宽阔而平坦。而南方的海岸迥然不同,浙江镇海之南,海边山峰起伏,海岸逶迤连绵。这是由于南方地壳抬升过程中,出露的岩石在强大的海浪不断拍击下, 雕塑成悬崖断壁,形成基岩海岸。同时,落入水中的碎石在海浪的推动下相互磨练,形成卵石,磨成砂粒,在水动力较弱的地方堆积下来,构成砂砾质海岸。范围巨大的地质背景决定了海岸线的总体特征。但是,南方海岸线也不淤泥海岸的存在,北方泥质海岸为主的平原海岸线中,也有基岩海岸和砂砾质海岸的立足之地。山海关的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基座就是坚实的基岩海岸。大连如海上石林是蝴蝶滩,如怪石嶙峋的老虎滩,就位于辽东半岛典型的基岩海岸中。这是平原海岸线柔情中的侠骨。另一方面,一些南方港湾,如福建的罗源湾,浙江的温州湾等,也形成淤泥质海岸,这是山地海岸线刚毅中的温存。地壳沉降背景中局部地区上升,或者地壳上升背景中局部地区沉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破了一成不变的格局,塑造了千变万化的海岸景观。河流气候影响不容忽视河流,是影响海岸类型的另一个因素。源远流长的江河,从源头源源不断地把泥沙带到下游,交给大海,在海边形成淤泥质海岸。现代长江口形成淤泥质海岸,黄河口,珠江口也概莫能外。天津之所以形成淤泥质海岸,则是古黄河的功劳。在秦始皇观沧海的年代,黄河是由天津注入渤海的。砂质海岸的形成,一面得益于河流携带的沙砾,一面也不能无视山洪的功劳,大雨过后,山洪挟裹着砂石直奔大海,堆积成砂砾质海岸。秦皇岛的石河、洋河携带大量的洁白砂子注入渤海,形成北戴河、南戴河闻名遐尔的黄金海岸。大连怪石峥嵘的老虎滩昭示的基岩海岸,北戴河碧海金滩展示的是砂质海岸,它们是镶嵌在渤海湾淤泥质海岸线中的明珠。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岁月,渤海湾会是什么样的海岸呢?冬天即使不飘雪,凛冽的寒风无情地带走大地的温存,海水也慢慢僵冻,河口漂凌时分,海岸首先形成冻砂或冻土,曾经嫣然的浪花渐渐蔫头耷脑,近岸带的浮冰你推我闪,继之浮冰摩肩接踵,浑然连为一体,形成冰层。冰层日渐增厚、加宽,向深处蔓延,每年的冬天,可以形成厚几十厘米、长宽达数公里,沿渤海湾呈马蹄形分布的冰层。渤海湾一时又变成了冰雪海岸。不仅渤海湾形成冰雪海岸,就连江南的杭州湾历史上偶尔也形成冰雪海崖。清代举人王樾《双清书屋吟草》中“苦寒”一诗,记述了1892年冬末1893年冬初杭州湾“河流皆冰,舟楫不通者半月余”的景象。气候不仅导致海岸质地的一时变化,更决定了生物海岸类型的长期变更。海南岛东岸文昌一带的红树在温热的海水中轻而晚举地撑起15米高的树冠,可是到了广西山口一带的红树,只能长到5米,到了福建泉州湾,红树仅为人高,再往北到了福鼎沙埕港,在凉爽的海水中红树萎缩得仅有几十厘米高!杭州湾以北,漫长的淤泥质海岸只长水草。这种北方的海岸长草,南方的海岸长树,就是气候的丰功伟绩。千变万化的海岸是地下的地质背景与地面的气候环境共同决定。地壳或沉降或隆升铸定海岸的质地,气候或温暖或寒冷打扮海岸的外观。                                                                                                                              (5-3033-DKD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